西南地區的天然氣管網爭奪戰,中石油再下一城。
10日,中石油西南管道貴陽輸油氣分公司暨中石油貴州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下稱“貴州管網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與此同時,管輸天然氣入黔工程已進入倒計時,預計明年10月開通。
貴州管網公司由中石油控股,占股比例為60%;貴州燃氣公司為第二大股東,占股25%。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將是貴州省內的天然氣支線管道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和天然氣銷售。
氣源決定管網話語權
組建貴州管網公司后,中石油將在貴州省內的天然氣管道建設上加速推進。根據貴州省政府規劃,2012~2020年,貴州管網公司將建設天然氣支線管道37條、建設里程約2300公里,將天然氣管道覆蓋到貴州9個地州市。
貴州天然氣支線管道是中緬天然氣管道和中貴天然氣管道的組成部分和配套工程,這也是中石油擊敗中石化,獲得貴州省級管網主導權的原因。
中緬天然氣管道由云南瑞麗進入中國境內,可將緬甸的天然氣運至貴州省境內六盤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順市、貴陽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五市州;中貴天然氣管道北起寧夏中衛縣,將塔里木盆地、中亞以及俄羅斯生產的天然氣運至寧夏、四川、貴州等6個省份。
“誰擁有氣源,誰就有建設管道的話語權。”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中緬管道和中貴管道的開通,結束了貴州省內沒有管輸天然氣的歷史,同時,來自中石油的氣源也將占領貴州的天然氣市場,所以中石油可以拋開中石化獲得貴州管網公司的控股權。
氣源決定管網話語權的例子曾經發生過多次。此前,廣東省級管網公司由中海油主導,但當西氣東輸二線達到廣東后,中石油后來居上,超過中海油,在廣東省管網公司獲得最大比重股權。
徐博說,地方政府和央企都希望雙方共同組建省級天然氣管網公司,央企擁有氣源,可以為地方的天然氣管網提供穩定的供應。短期來看,中石油在西南地區的天然氣供應量上仍將占絕對優勢,中石油就比中石化在管網建設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下一個改革試點?
西南地區是我國天然氣產量第二高的地區。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李祾譞提供的資料顯示,2011年,西北地區產量占國內總產量的56%,西南地區產量占總產量的26%。
貴州地區此前一直沒有管輸天然氣。“四川是西南地區的主要產氣地,但其所產天然氣大多都通過川氣東輸管道外輸到了華東地區,而且四川省內的天然氣消費量也較大,一直沒有富余的管道天然氣給貴州。”李祾譞說,所以整個西南地區常常處于氣源緊張的狀況,將來需要更多的進口氣才能滿足當地的需求。
隨著中緬天然氣管道和中貴天然氣管道的開通,“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時機越來越近,繼廣東、廣西進行天然氣價格改革后,川渝等西南地區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改革的試點地區。”徐博說。
去年12月26日起,廣東、廣西開始進行天然氣價格機制改革試點,推出了將“成本加成”定價法改為“市場凈回值”定價法等舉措。當時,國家發改委曾表示,選擇廣東、廣西進行試點,主要是考慮到這兩個地方此前沒有國產陸上管道天然氣供應,氣源更加接近國際市場。
未來,西南地區消費的天然氣也將更多地采用進口氣。金銀島分析師蒲德琴對本報記者表示,預計進口氣將占到西南地區天然氣供應的大部分比重,目前中石油在西南地區的管網建設也在加快,下一步在西南地區進行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