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11月2日訊 10月16日,在西氣東輸三線開工典禮上,福建省副省長洪捷序熱情洋溢地說:西三線對福建省科學發展和改善民生意義重大。福建省將與中國石油集團一起打造安全、陽光、綠色、和諧工程。
一席發言,表明福建省百姓熱切期盼天然氣的心情。
八閩大地福建省是能源匱乏的省份,無油、無天然氣、少煤,常規能源短缺,一次能源自給率僅為40%。由于大部分能源從省外調入或從國外進口,國際油氣價格持續走高、國內煤電油運緊張等,福建省在保障能源安全、可靠、持續供應方面面臨巨大壓力。
歷史上,福建省形成過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福建省能源需求快速增長。為緩解能源緊張局面,福建省部分地區嘗試利用沼氣等可再生能源,但是遠不能滿足需求。
目前,福建省燃氣供應主要包括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和天然氣。其中,液化石油氣比例最大,大多數城市的燃氣配送以罐為主。五大主要城市福州、泉州、莆田、廈門、漳州共有22家燃氣供應企業,為60萬戶居民供氣。
這些數字難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福建省相匹配,難與西氣東輸管道沿線已供氣城市相比。
盡管“十一五”期間,福建省LNG項目建立了秀嶼、惠安和晉江等10個分輸站,年合同氣量達到51.45萬噸,但總體的城市燃氣設施數量和用氣規模,遠不能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求。
因此,西三線的開工建設成為福建省天然氣利用的福音。
福建省支持西三線主干線建設的同時,目前正在加強天然氣線路建設,爭取早日與江西省、浙江省、廣東省的天然氣干線連接,實現多種氣源、多點氣源供氣的格局。
為了對接西三線入閩工程,福建省正在積極發展天然氣終端利用項目。
西三線從閩贛交界處進入福建省龍巖后,將經過龍巖、漳州、廈門、泉州、莆田和福州。干線管道在福建省的長度為578公里,將設置8座分輸站、25座線路截斷閥室,總投資為99億元,起自龍巖長汀,止于福州閩侯,是東段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共有42個控制性工程。
西二線和西三線在吉安站相連。這兩條管道的天然氣可根據需要在吉安站調配,分別輸往下游的廣東省和福建省。西三線全線貫通后,將把中亞天然氣引入中南和東南沿海地區。
通過引氣入閩的干線和配套支干線、支線建設,福建省著力與已有的LNG接收站構筑多氣源、多回路、陸上海氣相互補充的天然氣管網。屆時,西三線將與西一線、西二線、陜京一線、陜京二線等主干管網聯網。福建省相關市場由此進入全國燃氣管網覆蓋范圍。
目前,福建省已用上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天然氣。有業內人士說,西三線的建成,意味著福建省天然氣海陸并行,既有來自海上的印尼天然氣,又有陸上的中亞天然氣,可以有效填補福建省的天然氣市場缺口。
2010年,福建省天然氣在能源消耗比重中占3.4%。2015年,這個比例有望提高到7.3%。“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將擴大LNG供氣覆蓋范圍,提高天然氣市場占有率,形成覆蓋9個區市主城區和50%以上縣市的輸氣管網,90%以上縣城用上天然氣,同時拓展工業、公共服務業用氣,進一步延伸天然氣產業鏈。
2011年年底,在福建省晉江市磁灶鎮,73家陶瓷企業全部淘汰了煤氣發生爐,用天然氣當燃料。第二批76家陶瓷企業將在今年年底前替換,第三批23家陶瓷企業在2013年年底前置換天然氣。西氣東輸工程入閩的消息為這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希望。
在福建省“十二五”燃氣規劃中明確將不再新增石油液化氣儲備站、罐瓶站,逐步實現LNG項目與管道供氣方式滾動協調發展,逐步以支線管道供氣替代LNG氣化站,滿足城鎮用戶不斷增長的燃氣需求。同時,福建省將積極拓展工業、公共服務業用氣,優化干線和支線管網布局,爭取到2020年建設3609公里天然氣管道、72座天然氣分輸站、356座LNG汽車氣化站。
這張管網的建成,將進一步改善福建省的自然環境,有利于促進福建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