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榕泰(600589)今日公告,公司已簽訂意向性協議,預計于揭陽(惠來)大南海國際石化綜合工業園投資20億元建設苯酐及增塑劑項目,以及與中國石油(601857)大學(北京)合作,投資10億元建設油漿綜合利用項目。
公告顯示,廣東榕泰作為乙方與大南海國際工業園簽訂了兩個意向性協議。其中之一為苯酐及增塑劑項目投資,預計投資20億元,包括年產20萬噸苯酐裝置一套,以及包括脂化、脫醇、中和水洗、汽提、吸附過濾等工序的年產40萬噸增塑劑裝置一套及其他輔助設施。
同時,公司將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共同作為乙方,建設年處理20萬噸油漿綜合利用裝置一套,采用后者研究開發的針狀焦原料超臨界抽提預處理工藝路線,將催化油漿綜合利用,計劃總投資10億元。
廣東榕泰表示,目前國內針狀焦生產的產品質量和規模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問題是原料預處理工藝不能滿足高品質針狀焦的需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研究開發的針狀焦原料超臨界抽提預處理工藝路線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實現從油漿提取生產高品質針狀焦等石化下游產品。
資料顯示,大南海國際工業園擁有中國石油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合資建設的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一期),以及中國石油廣東揭陽LNG項目和廣東谷和能源LPG深加工項目等。大南海國際工業園目前已成功簽約項目39個,其中石油化工中下游產業項目24個,計劃投資626億元。
廣東榕泰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中委石化煉油項目預計今年進行三通一平,明年安裝設備,后年正式投產。公司的兩個項目計劃在2014年與其同步投產。
不過,廣東榕泰同時在公告中表示,本次簽訂的僅是意向性的框架協議,屬于合作雙方意愿和基本原則的框架性、意向性約定,意向書實施過程中尚存在不確定性,該投資行為的實施等事項還須履行公司內部決策程序。具體投資事項尚需進行盡職調查以及進一步協商后簽署相關協議,投資是否最終實施等存在不確定性。
(原標題:廣東榕泰擬30億投建石化下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