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中銀國際一名高層稱,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之際,渴望投資資源且對非洲礦業興趣濃厚的中國企業,或將選擇合資方式而非并購,以限制成本。
大宗商品熱帶動的企業并購浪潮已經退去,中國資源類企業開始轉而看重成本控制。與此同時,中國城鎮化目標還在繼續拉動原材料需求。
這些企業已將穩定增長放到首位,并通過尋找當地合伙人實現這一點。非洲正受到普遍關注。
“非洲越來越引人關注,對礦商和項目也越來越重要。”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銀行部副主席程雁接受路透采訪時稱。
“最大的吸引之處是資產質量。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有很多高質量的銅、鎳和基本金屬項目。即便當地風險很大,他們還是會投資那里。”程雁表示,她負責自然資源和企業并購。
剛果民主共和國去年銅產量僅占全球總量的3%左右,但卻是全球銅儲量最高的國家之一。東部反政府武裝與南部扎伊爾沙巴區(Katanga)地區武裝勢力使該國動亂情況加劇。
由于并購活動減少,中銀國際的自然資源部門2012年資金管理規模低于前年,降至2億港元(2578萬美元)。
程雁表示:“去年首次公開發行(IPO)停止了。如果市場反彈,或許我們的業務還能翻倍。可能會有20-30%的增幅,我希望是如此。”
在剛果呈現出的趨勢反映了中國企業投資國際資源的方法。
她表示,銅資源豐富的智利、秘魯和阿根廷都是中銀國際項目融資計劃重點,北美投資傾向于側重能源、油砂和鐵礦石。
程雁稱:“很多在中國有廠的較小的企業都在建立合資企業,用于投資和承購,”其并稱,這些交易整體價值低于兩年前。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