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輪胎具有高環保、低消耗的優良特性,是世界輪胎工業發展的潮流。當前,作為我國輪胎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綠色輪胎產業該如何發展?目前又呈現哪些亮點?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綠色輪胎風生水起
“安全高效、節能環保正是綠色輪胎的主要特點,也是國際輪胎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三角集團董事長丁玉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他介紹,綠色輪胎要比一般子午胎滾動阻力降低20%~30%,節油2%~4%,設計行駛里程可提高35%,每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00克左右,同時更加安全可靠。如果國內轎車全部配裝綠色輪胎,每年至少降低油耗41萬噸以上,減排二氧化碳300萬噸以上。
近年來,隨著對節能環保型綠色輪胎需求逐步增加,全球對白炭黑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國炭黑企業也紛紛著手白炭黑項目建設。圖為唐山黑貓炭黑有限責任公司廠景區。 (本報記者 姜小毛 攝)
為此,近年來,我國輪胎行業也掀起“綠色輪胎”的浪潮。國內部分輪胎企業也加大了技術創新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從2007年開始,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便不斷致力于低滾動阻力輪胎的研發。經過3年的研究,該公司已成功開發出低滾動阻力綠色輪胎技術,并不斷融入到輪胎設計中。經權威機構測試,其綠色輪胎滾動阻力輪胎較正常輪胎節油6%,達到綠色輪胎性能要求。自推出了第一款節油輪胎之后,玲瓏公司先后研發出獲得2009年度節油輪胎大獎的R618轎車輪胎、LLF06高速公路輪胎、獲得2012年度綠色節能輪胎的L788輪胎等綠色節能產品。
圖為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輪胎成品立體儲存倉庫。(本報記者 張興剛 攝)
與此同時,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也開始了綠色輪胎的研發。據該公司總工程師朱大為介紹,公司通過胎面膠料配方創新、結構調整及特殊的混煉工藝,借助動態黏彈譜儀、橡膠加工分析儀等先進測試設備,并運用溶聚丁苯膠及高性能白炭黑偶聯技術,達到降低輪胎滾動阻力和節油減排的效果,且綠色環保輪胎也已達到歐盟標簽法規定C級標準。
華南輪胎有限公司還建立了新的綠色輪胎生產基地,并通過環保材料的運用和結構的合理設計,大大降低輪胎的滾動阻力、油耗以及汽車廢氣排放量。目前,該公司環保輪胎滾動阻力系數已經遠低于市場輪胎的滾動阻力系數,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三角集團公司在工業園項目建設中,也采用了一系列代表輪胎產業發展方向的新技術、新工藝,如采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煉膠新工藝,其生產效率、節能、產品性能分別提高了10%、30%、15%以上;產品的節油、濕地抓著和噪聲等指標也達到歐盟新標準。
在輪胎展上,多家企業展出了自主研發的的環保、高性能綠色輪胎產品。圖為興源輪胎集團有限公司展出的綠色輪胎產品。(本報記者 張興剛 攝)
此外,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全國推廣無毒無害、低碳節油、可翻新的綠色輪胎,并率先在全國實現了子午輪胎100%綠色制造;公司還在全球市場TBR全部切換為符合歐盟REACH法規的綠色環保產品,并在國內輪胎行業率先實現內銷和外銷產品環保標準一致。
自律標準即將出臺
盡管我國輪胎企業紛紛推出綠色輪胎搶占市場,但我國仍還未建立綠色輪胎的量化標準。
“無規矩不成方圓,國內輪胎行業目前也迫切需要一個規范的標準來進行約束。”一位業內人士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而國外對于綠色輪胎的標準制定工作早已起步。據記者了解,早在幾年前,美國、日本就已開始推行輪胎標簽制度;歐盟、韓國從去年11月1日起,也開始實施強行性輪胎標簽法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相關的行業協會在綠色輪胎產業化法規和標準制定上也開始積極行動起來。
山東永泰化工有限公司是以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轎車子午線輪胎生產為主導產業的企業,該公司自主設計生產的UHP綠色環保高性能輪胎被科技部授予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圖為該公司生產車間。(本報記者 謝忠設 攝)
“我國輪胎行業已就推動綠色輪胎產業化發展達成共識,我們協會也將參考歐盟輪胎標簽法和REACH法規,并結合中國節能降耗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國情的綠色輪胎產業化法規和標準。”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透露, 我國綠色輪胎產業化方案和綠色輪胎自律標準也將在今年年初制定完成。該標準對所有輪胎的各項性能指標都有約束,特別是對環保指標、能源指標、綠色生產、綠色工藝、環保原材料等方面進行了要求。
“即將出臺的綠色輪胎自律標準,雖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行業約束力,但若要具有更強的執行效力,就必須將其由行業協會的自律性規范,上升為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或部門規章。”業內人士紛紛表示。
那么,綠色輪胎產業化方案和綠色輪胎自律標準是否可以稱得上中國的“輪胎標簽法”呢?
對此,鄧雅俐表示:“這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國家工信部已給我們協會設立了課題,我們將通過綠色輪胎產業化研究,推動中國最終形成輪胎‘標簽法’,來與國際接軌。”
據了解,目前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設立的《綠色輪胎產業研究》課題已經有序開展。該課題組下設四個專題研究小組,確定了有關技術指標、資源能源環保指標、基本工藝規范和環保原材料指南內容,提出了修改和研究完善的具體要求。預計2013年5月底前,《綠色輪胎產業研究》課題完成報批稿,并上報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申請驗收和進一步修改。
原料助劑綠色化加速
發展安全、節能、環保的原材料是綠色輪胎制造的基礎之一。在采訪中,記者欣喜的發現眾多輪胎企業將關注的焦點投向了高效原材料的研發與技術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與燕山石化研究院以正丁基鋰為引發劑合成了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該共聚物與普通溶聚丁苯橡膠相比,不僅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而且還具有低滾動阻力和高抗濕滑性能。
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還從SBS牌號的精細化、系列化方面進行調整,對部分SBS裝置進行適應性改造,達到聯產溶聚丁苯橡膠、低順式聚丁二烯橡膠的目的。2011年7月25日,巴陵石化合成橡膠事業部在熱塑性橡膠SBS裝置上,成功自主試生產出4.32噸溶聚丁苯橡膠新產品;2011年年底,巴陵石化又生產出1.5噸溶聚丁苯橡膠新牌號產品,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質量標準。
在原材料應用技術方面,中國石油與山東金宇輪胎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溶聚丁苯橡膠在高性能子午線輪胎中的應用項目。科研人員從溶聚丁苯橡膠的結構剖析、加工應用特性的研究出發,經過數百次實驗,獲取了數千批數據,確定了溶聚丁苯橡膠制造輪胎的工藝和配方,并成功生產出綠色輪胎。
除了原材料方面,橡膠助劑綠色發展也是綠色輪胎發展的重要推手。近年來,我國橡膠助劑工業加大了對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并開發出一批高效的清潔生產工藝。
據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我國橡膠助劑產品的綠色化率超過90%,有毒有害產品大部分已被新品代替;促進劑NOBS和防老劑D已被國家列入落后淘汰產能,已得到全面控制;而其他小品種產品的替代也在加速進行;多項清潔生產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數項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試驗場建設提上議程
輪胎試驗場也是輪胎新技術應用、新產品開發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一個國家輪胎研發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世界已建成使用的輪胎試驗場超過50個。在中國,只有幾個跨國公司建成的輪胎試驗場。2007年底,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在江蘇宜興建成了中國首條真正意義上的輪胎測試跑道;去年2月,德國大陸公司正式開放了其在黑龍江省黑河組建的冬季輪胎試驗場。而我國本土輪胎企業迄今為止還未建成輪胎試驗場。此外,國內也沒有為輪胎行業服務的具有權威性的第三方公共輪胎專用試驗場,中國企業每年要花幾百萬元將產品拿到國外測試。
“由于輪胎試驗場投資巨大,建設一個專業的輪胎試驗場大概要投資10億元,每年的運行維護費用也不菲,而且土地難得,建一個像樣點的試驗場,一般都要1000畝以上。”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無奈的告訴記者。
可喜的是,我國現已具備了建設輪胎試驗場的條件,建設輪胎試驗場的時機也已經成熟。目前國內相關的科研院所和部分輪胎企業已開始運籌輪胎試驗場的建設。
“我們已牽頭啟動了輪胎試驗場項目,在國家橡膠輪胎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基礎上,征集與輪胎無關的投資方進行建設,作為國內第三方公共試驗場。”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馬良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他介紹,該項目已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初步批復,目前正在和一家企業商談土地劃撥、運行等方面的事宜。
此外,目前國內有實力的輪胎企業均有意建設輪胎試驗場,且有幾家輪胎企業已經開始實際運作。
去年4月,山東玲瓏輪胎公司在煙臺招遠濱海新區開工建設輪胎試驗場。
該項目充分吸收了國外輪胎試驗場的建設經驗,將配備國際先進的各種實驗檢測設備,可對輪胎操控性、經濟性、舒適性等40多項性能指標進行場地測試和室內實驗。一期先建設輪胎試驗區,預計明年建成。
青島賽輪股份有限公司在膠州灣大橋出口加工區附近也開始著手輪胎試驗場項目建設。
目前該項目已經批復了180畝土地,賽輪公司已經在此啟動小型輪胎試驗場建設。目前綜合服務樓已建成,一期設備也已經安裝投入轎車胎檢測使用。另一塊土地正在積極爭取,將作為賽輪公司生產用地和試驗場用地。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目前我國輪胎行業在建設輪胎試驗場方面已達成共識:將由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牽頭,組織國內輪胎企業入股,成立輪胎試驗場股份運營管理公司,實行市場化管理,服務全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