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國內外化工界再次將目光匯聚到了責任關懷這一焦點上。本周,圍繞責任關懷這一主題開展的活動正緊鑼密鼓地在北京進行,從數十人參與的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ICCA)責任關懷領導小組的會議到500多中外代表參加的2013中國責任關懷促進大會,從首屆責任關懷頒獎典禮到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與化學品分銷協會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一系列的活動將眾多國內外有志于推動踐行責任關懷的化工行業有識之士匯集到北京,共同探討在新的國際形勢下責任關懷對于全球化工行業的重要作用,交流和分享了各國及各自企業在該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與經驗,并達成共識: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離不開責任關懷,中國化工行業責任關懷的推進不僅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以及每一位從業者的共同努力,而且也離不開國際合作,責任關懷需要相關利益方共同做出承諾。
圖為2013中國責任關懷促進大會現場。(本報記者 張育 攝)
步入開拓發展新階段
“今年的責任關懷大會已經是第五次舉辦了。作為一個‘舶來品’,責任關懷從2003年引入到中國化工行業已經有10年的歷史。10年來,作為責任關懷在中國推廣的積極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推進者,我欣喜地看到,責任關懷在中國的化工行業中落地生根,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和接受,責任關懷活動在中國已經從理念的宣傳階段步入到了開拓發展的新階段。”談到責任關懷活動在中國的發展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這樣表示。
責任關懷是上世紀80年代加拿大提出的一種旨在履行對社會和諧發展的責任、不斷改善健康、安全和環境質量的自律性的行為,是石油和化工企業關愛員工、關愛社會、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的一個新理念。20多年來,責任關懷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推廣,幾乎所有躋身世界500強的化工企業都踐行了這一理念,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圖為在2013中國責任關懷促進大會現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左一)與國內外參會代表進行交流。 (本報記者 張育 攝)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告訴記者,責任關懷引入到中國的10年間,石化聯合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從2005年開始,每兩年召開一次責任關懷促進大會,大力推進責任關懷的理念,通過這樣的宣傳引導,越來越多的企業、園區和行業組織開始推動實施責任關懷。與此同時,石化聯合會還不斷地健全機構、組建隊伍,為推動責任關懷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并在2011年發布了《責任關懷實施準則》,2012年出版了《責任關懷實施指南》,為責任關懷在中國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160多個組織和單位公開承諾實施責任關懷。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在責任關懷促進大會上也表示,推行責任關懷對于石化工業節能減排、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自覺地開展責任關懷活動。工信部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激勵化工行業進一步深入開展責任關懷工作,支持化工行業研究建立中國特色的評價指標體系,鼓勵和表彰先進典型擴大影響力,并對先進企業予以政策支持。
建立中國特色實施體系
這些大跨國企業在責任關懷上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就確實令人鼓舞,也給中國化工企業帶來了有益的啟示。但要在中國推行責任關懷,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國際上先進的理念與中國化工行業的實際相結合,建立起一套適合中國特色的責任關懷體系,這是我們面臨的一項復雜和艱巨的課題。
大唐能源化工公司作為一家率先開展煤制天然氣示范的中央企業,在項目發展過程中十分注重責任關懷,與項目所在地政府就安全、消防、環保、教育、醫療等領域開展了合作。圖為內蒙古大唐國際克旗煤制天然氣公司為當地學校捐獻教學設備。 (本報記者 陳丹江 攝)
李勇武在回顧多年來推進責任關懷的歷程時提出,我們必須立足本國國情,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推進責任關懷之路。各國化學工業發展起點不同,發展路徑各異,不同化工企業在經濟實力、技術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我國推進責任關懷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國家行業組織經驗,必須立足于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化工行業總體處于全球產業鏈中低端,大部分企業的技術與管理能力較弱這一實際,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責任關懷推廣之路。
“我們近期工作重點應放在提高認識、營造環境、培養能力、夯實基礎上,通過引導廣大企業把實施責任關懷與自身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結合起來,提高實施責任關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責任關懷工作做好、做扎實。”李勇武強調,責任關懷的實施還必須符合產業政策,圍繞行業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責任關懷促進“轉方式、調結構”的積極作用。
陜西賽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推廣土壤保健技術的同時,及時為農民提供科普信息和生產技術,引導和幫助農民合理安排好農業生產。圖為該公司負責人員與農民進行交流。 (本報記者 李軍 攝)
推進責任關懷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涉及的領域寬、范圍廣,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當前,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中心任務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推進責任關懷工作只有圍繞中心任務,服務于中心任務,才會得到廣大企業以及政府的支持。目前,要把責任關懷工作納入到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中,納入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本質安全型行業中,促進行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也表示,中國化工企業數量多,不僅在規模上差異大,而且企業的管理、技術水平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這就給責任關懷的推廣工作帶來了困難。同時,如何將責任關懷的推廣和落實工作與化工行業現行的社會責任發布制度、行之有效的HSE管理統一起來,使之更符合中國的國情,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轉變觀念、創新模式。
成為世界難題的解決者
進入21世紀,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資源短缺、能源供應緊張、污染加劇、環境壓力增加等一系列的問題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而且這樣的挑戰并不是中國所獨有的,歐洲、北美和亞洲等地區的其他國家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ICCA)責任關懷領導小組的成員給出了答案:我們是世界難題的解決者。
近日,山東永泰化工有限公司大學生俱樂部走進利津縣汀羅鎮南碼小學,開展了“真情幫扶,愛心同行”主題活動,并向該校學生贈送了學習用品和運動器材。圖為主題活動現場。 (本報記者 謝忠設 攝)
在此次ICCA責任關懷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上,記者聽到的最多的就是“我們是世界難題的解決者”這句話。而說這句話的底氣就來自于這些國際上的責任關懷的大佬們對于責任關懷深刻的理解,以及20多年來責任關懷的踐行者們取得的顯而易見的成就和所積累的豐富的經驗。
縱觀世界500強的化工企業,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責任關懷最為堅定的踐行者和推動者,而他們優良的經營業績和在各自所在領域的領先優勢與責任關懷的實施密不可分。
道康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產品安全和法規事務中國法規經理張曉告訴記者,在道康寧,對于產品安全的監管已經不僅僅是在產品生產出來之后的事情,而是已經滲透到了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儲運、應用到廢棄的全生命周期。產品研發伊始,研究人員在注重功能開發的同時,也考慮到了產品使用時的風險,并對風險進行表征。這樣做雖然前期的投入會很大,但結果卻是使道康寧開發的每一款新產品的可持續性最大化,延長了產品的商業生命周期,減少了產品危害和廢物的處置,為下游客戶增加價值,提升了客戶的忠誠度,進而也提升了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贏創工業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李漢卓也表示:“贏創集團整個業務的設計同樣是順應了國際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企業責任是我們的業務持續增長的基礎,在中國我們制定了明確的責任關懷的路線圖,責任關懷體現在各個項目與活動中。我們改進了職業安全狀況,減少了安全風險,加強了與用戶和社區公眾的溝通,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而對產品的銷售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來自這些跨國化工公司的經驗告訴我們,責任關懷絕不是一種空洞的理念,更不是一套繁瑣的程序。它給企業帶來的效益遠遠超出了企業的預期和投入,是企業應對各種挑戰的新工具,可以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發揮領軍企業示范作用
記者了解到,盡管中國責任關懷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其中也不乏成就突出的領軍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華峰集團、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園區等在踐行責任關懷的征程上走到了行業的前列。這些企業的示范作用也正日益凸顯出來,正在成為責任關懷的傳播者。
“幾年來的實踐告訴我們,在企業里推行責任關懷已經不再是要不要做的事情,而是如何去做好的事情。”華峰集團總裁林建一這樣表達他對責任關懷的認識。
林建一告訴記者,華峰集團是國內首批承諾責任關懷的企業之一,他們從2006年就開始導入責任關懷體系,8年來,邊學習、邊借鑒、邊實踐,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責任關懷新路,豐富了責任關懷的載體。華峰已經將責任關懷理念作為企業踐行社會公民責任的指導方針,在自身實現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努力將企業與員工、客戶、社會結成利益共同體,只有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責任關懷給企業帶來的不是成本,而是品牌價值和競爭力。”林建一認為,通過實施責任關懷,華峰集團強化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企業對于能源消耗、水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都達到了行業的先進水平,幾年來公司員工職業病的發病率、工傷事故和因公死亡事故、環境污染事故均為零,大大增強了產品的成本競爭優勢和提升了社會公眾形象。
聯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精細化學品生產的企業,公司從2008年開始嘗試實施責任關懷,到2012年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聯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社會責任管理制度》,使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義務形成制度化、規范化,責任關懷的實施也隨之進一步深入。該公司副總裁馮玉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使責任關懷工作落到實處,公司還專門成立了安全實驗室,并提出了“安全是設計出來的”的理念,對工藝危害可操作性進行分析(HAZOP),從小試、中試到放大生產的每一步安全性都要進行評估,同時確保每一個進行生產的項目必須經過HAZOP分析,在完成開車前安全審核并經批準后才能開車。安全實驗室對工藝危害分析過程所需要的一些基礎安全數據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確保了分析過程的科學性。
馮玉海坦言,在實施責任關懷過程的前期,企業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這樣的投入會在企業的發展中體現出長期的效益。
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上述兩家企業對于責任關懷的認知均始于與之合作的跨國公司的引領。最初是他們的合作伙伴對企業的責任關懷有要求,中國企業是被動地開展責任關懷活動,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國企業逐漸嘗到了甜頭,從被動執行到主動參與。這種“傳幫帶”的模式不僅僅在中國取得了成功,而且也是國際上推行責任關懷通行的做法。在印度、緬甸、新加坡及東歐等國家責任關懷的推進也是由國際上一些領軍企業帶動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共同參與到其中。
ICCA責任關懷領導小組主席葛瑞鵬表示,領軍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對于全球責任關懷的推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