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歐盟委員會官網5月14日稱,歐盟反壟斷機構對兩個歐盟成員國的石油公司及另一個國家石油公司的辦公室進行了突擊檢查,這些公司涉嫌操縱石油與生物燃料價格。這是繼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操縱丑聞后,歐洲開展的又一次打擊壟斷跨國行動。
荷蘭皇家殼牌、英國石油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三大石油巨頭隨后紛紛發表聲明,證實它們被突擊檢查,并表示愿意配合。除此之外,價格報告機構普氏能源咨詢也表示,歐盟監管機構對該公司位于倫敦的辦事處就普氏的價格評估流程進行了審查。
去年10月,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下屬交易部門曾對歐盟監管機構表示,“每年都有那么幾次,主要(能源)指數對市場價格的估計,與我們對當日的感覺不符”。這意味著原油和石油產品基準定價不準確。歐盟委員會5月14日通過官網表示:“歐委會懷疑一些石油公司合謀向價格報告機構提供虛假價格,以操縱多種石油和生物燃料產品的公布價格。這些公司還阻止其他公司參與價格評估過程,以此扭曲公布價格。”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在聲明中指出,疑似的違規行為涉及普氏能源咨詢對原油、成品油和生物燃料價格(即所謂的普氏收市價)的評估方式,這些行為可能自2002年起就一直存在。
普氏能源咨詢是紐約上市集團麥格勞—希爾的下屬公司,它所評估的是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普氏收市價,或“普氏窗口”是指在每日下午4時開始的半小時“窗口”內,通過一系列買價、賣價和交易價格確定現貨價格。它設定基準價格的依據主要是買賣雙方報價而非實際交易價格。但隨著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操縱丑聞的爆發,監管機構開始反思基準定價機制,這一模式正受到質疑。批評者認為,普氏評價系統只反映市場的一個片段,因為它排除了“窗口”時間外的交易,這也是該報價易遭操縱的原因之一。國際證監會組織去年也曾表示,“此報價系統易于操縱或扭曲”。
但也有專家認為,在市場價格不公開的情況下,像普氏能源咨詢這種價格報告機構的存在可以使油價透明一些。普氏能源咨詢首席執行官耐爾對此發表評論稱,“普氏能源信息適用于判斷,我們的角色是通過發布價格以反映真正的市場價值,旨在提高市場透明度。”
價格報告機構對基準價格的設定至關重要。基準價格是數十億美元能源產品交易的基礎,并用于計算家庭能源賬單。歐委會表示,估價即便只是小幅扭曲,也可能對原油、成品油和生物燃料的交易造成很大影響,從而損害最終消費者的利益。
歐委會還表示,突擊檢查只是一個初步步驟,正在進行的調查并不說明這些公司確實存在違反歐盟反壟斷法規的行為。如果歐盟的調查結果證實交易被操縱或者沒有代表性,普氏將被從所有投標、報價或交易中排除出去。此間媒體認為,這種調查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才能得出結論,調查時間取決于多項因素,包括案件的復雜性、歐委會的決心、有關企業的配合程度與辯護力度等。英國《經濟學人》雜志5月15日對此評論認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的價格體系存在缺陷。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