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底召開的2013年全國燒堿行業技術年會上,國產離子膜的應用成為與會代表討論的熱點。國產離子膜已誕生4年,它的推廣應用情況究竟如何?企業在應用時有哪些擔心?國產離子膜未來應朝什么方向發展?大規模推廣應用還需要開展哪些工作?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采訪。
國產膜試用效果初顯
翻開世界氯堿離子膜的發展歷史,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一組數據:1964年,美國杜邦公司成功開發出了全氟磺酸樹脂,商品名為Nafion;1975年由日本旭化成公司開發出全氟羧酸膜;1980年美國杜邦公司開發出900系列高性能全氟羧酸全氟磺酸復合膜;1983年日本旭硝子公司開發出800系列高性能全氟羧酸全氟磺酸復合膜;1987年日本旭化成公司開發出高性能全氟磺酸全氟羧酸復合離子膜;2009年山東東岳集團開發出DF988高性能全氟磺酸全氟羧酸復合離子膜;2012年山東東岳集團開發出DF2801高性能全氟磺酸全氟羧酸復合離子膜。
雖然在開發成功的時間點上,我國明顯滯后于美日等國,但是從開發的效率上看,國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而國產膜從真正開始研發到成功,只用了8年左右的時間,而且經過十余家企業的試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記者從2013年全國燒堿行業技術年會上獲悉:經過在營創三征(營口)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的試用,國產高強度DF988離子膜的檢測指標已達到和部分超過國外同類型膜水平。其在DD350電解槽上的應用運行數據表明:從強度性能上看,DF988膜將能滿足當前所有電解槽對離子膜的強度要求;能滿足其他槽型對離子膜抗起泡性能的要求;比國外同類產品具有較低的膜電阻,但電流效率與之相同;作為無犧牲芯材離子膜,建議在電流密度≤4.5千安/平方米的電解槽上使用。據了解,在所有的電解槽中,DD350是有效電極面積最大的槽型,對離子膜強度要求最高,此前唯一滿足DD350配套強度要求的是杜邦N966膜。……
詳細內容請見特供資訊及決策大參考(ipa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