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昨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司長孔涇源在中國產業改革發展年會上透露,七大熱點領域改革“破題在即”,包括:6月份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權,年內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擴大OTC市場試點范圍,拓寬民間資本投資領域,以及通過改革推進城鎮化進程等。
各方關注改革突破口在哪
“當前改革進入了深水區,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在十八大和全國兩會前后都對改革有很多論述,提出要加強改革的整體性、協同性。改革是最大的紅利。今年又再次掀起了改革突破口的爭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說,改革當然要加強整體性、協同性和系統性,但改革究竟從哪兒選突破口尤為重要,畢竟要抓住一個抓手。
據透露,今年以來,各方智囊就改革的突破口問題等方方面面進行了討論,爭論比較大。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最近確定了一個“提高企業創新活力為主,帶動經濟體制改革”的題目。“這是一種自下而上推進改革的思路,是推進改革很重要的角度,我本人也參與其中,當然是不是以此帶動整個改革,近些年還有一些爭論。”宋曉梧說,研究產業改革和破除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并將之延伸下去,會涉及價格、財稅、產業格局、開放等很多問題,是有價值的。
將繼續下放一批審批權
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等智囊不同,國家發改委更側重于“自上而下”的改革。
“近日國務院發了文,對改革的重點任務做出了規定,涉及18大方面大家都非常關心。”昨日與會的孔涇源開門見山地說。
孔涇源稱,改革的第一項任務是行政體制改革,今年主要任務有兩方面,即政府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其中,政府機構改革已經公布,相關的職能機構“三定”方案正在抓緊制定,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并向社會公布。
“行政體制改革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政府職能轉變。這雖然是一個老話題,但做起來不太容易,其中最重要的是審批制度改革。國務院已經通過133項審批職能改革,還專門開了政府職能轉變電視電話會議,6月份還將繼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權。”孔涇源說。
他表示,行政體制改革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增加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一招。總體來說,“其核心是梳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和社會的關系,使社會主體、經濟主體充分發揮活力和潛力,重點是市場發展。”
擴大OTC市場試點范圍
孔涇源還稱,今年在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改革,以及民生保障、城鎮化、城鄉統籌等領域的改革也有重頭戲。
其中,在財稅體制改革方面,“營改增”無疑是今年我國財稅體制改革中的重頭,此項改革既可以優化產業結構,又可以促進經濟轉型。而今年金融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包括穩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建立健全市場基準利率體系等。
他稱,今年要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改革力求抓緊清理有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法規,推動民間資本有效進入金融、能源、鐵路、電信等領域,尤其是對鐵路投融資體制的改革。
孔涇源還稱,推進資本市場發展也是改革的任務之一,其中在OTC市場層面要擴大試點范圍。孔涇源認為,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利于解決中國貨幣供給量過大的潛在風險問題。
“一些人認為,去年底中國M2已達100萬億元,與GDP比值達到2倍,中國可能會出現惡性通脹。實際上,與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之后的寬松貨幣政策相比,目前的比例不算高,那時M2與GDP的比例達2.46倍。”孔涇源說,通過國企改革、住房改革等,貨幣資本可以逐步變成產業資本和房產。
推進城鎮化關鍵靠改革
對于備受關注的城鎮化問題,孔涇源表示,城鎮化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推進城鎮化關鍵靠改革。
他稱,城鎮化的問題,既涉及城市,又涉及農村,關鍵是“農民工進城市民化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又主要涉及三件事,一是就業,二是社會保障,三是住房。
“這三件事看起來千難萬難,但實際上非并如此。”孔涇源分析稱,每年1%的農民工進入城市,足以說明就業不是問題,而農民工是青年人,他們加入城市社保,應該是對現行社保的支撐,也不是問題。
再者,城鎮化之中的住房保障問題,完全可以拓寬商品房市場,通過公租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以及商品房的多層次住房體系來解決。
他還特別說,城鄉各要素二元化問題是中國經濟的“痼疾”,它扭曲了資源配置,降低了配置的效率。因此,要探索建立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體系。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