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2013年上半年,橡塑市場表現并不理想,除通用塑料部分產品外,多數產品行情呈現震蕩下跌走勢,尤其是橡膠板塊,生意社橡膠指數從1月初的997點跌至6月底的597,跌幅達到400點,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跌幅均超過30%,可以說橡膠板塊是橡塑市場的重災區。
上半年,國內橡塑行業整體經濟環境偏空,隨著家電下鄉全面退出歷史舞臺,國家再也沒有出臺給橡塑行業帶來刺激的任何利好政策;房地產調控政策仍沒有松動的信號,政策面利空氛圍長期籠罩橡塑行業。而外圍環境更加惡劣,橡塑領域越來越多的產品屢屢遭受國外反傾銷調查,也使得國內橡塑產品的國際競爭壓力日益增大,處境變得越來越艱難,尤其是橡膠的下游輪胎行業損失慘重。
成本高昂,擠壓生產企業利潤,2013年上半年,橡塑企業利潤率較低,很多產品在成本線上掙扎,企業零利潤,甚至負利潤,只能通過降低負荷或者停產來減少損失。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低端產品無序競爭造成供需矛盾加劇,市場長期處于去庫存化進程。
橡膠受兩方面因素制約,一方面是,市場庫存壓力大,供應量的絕對過剩,據統計:6月底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達到了37萬噸左右,但需求方面,下游輪胎廠家開工率僅在40-50%,主要受國內汽車行業不景氣以及輪胎出口量嚴重下滑影響,目前輪胎行業面臨洗牌的困境,據了解市場不少廠家關停裝置,導致橡膠原料供需矛盾長期存在的可能性。
2013年橡塑制品行業增速普遍出現下滑,下游開工率維持在4-6成,國內下游缺乏明顯拉動行情的因素,加上外圍環境的惡劣導致出口訂單的縮水,可以說國內橡塑市場內外交困。生意社橡塑分社首席分析師薛金磊認為,目前國內橡塑市場的境遇短期內很難有大的改觀,尤其是今年經濟數據令人擔憂,預計下半年橡塑市場不會有太大的行情,塑料受農膜、包裝材料等旺季影響可能會有一定起色,但橡膠估計仍延續跌勢,繼而在底部進行盤整。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