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對川氣東送天然氣外輸裝置進行安全巡檢。
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項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天然氣、煤制甲烷等清潔能源供應。而煤制甲烷,正是人們常說的煤制天然氣。由此可見,煤制天然氣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快的發展。
“但是,當前煤制天然氣發展遇到了一個突出問題——調峰。如果調峰問題不解決,將難以保證企業的連續穩定生產,對項目的經濟性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明告訴記者。
項目越來越多,調峰問題需重視
我國煤制天然氣項目是從2009年開始起步的。
2009年8月,大唐集團內蒙古克旗年產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被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此后,這個我國首個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破土動工,標志著我國煤制天然氣項目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其后不久,先后有內蒙古匯能年產20億立方米項目、大唐遼寧阜新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新疆慶華年產55億立方米項目相繼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核準并開工建設。
2013年3月,國家發改委提閘放行10個新型煤化工項目,其中包括獲得“路條”的5個煤制天然氣項目:中電投集團霍城年產60億立方米項目,山東新汶礦業集團新疆伊犁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國電集團興安盟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中國海油位于山西大同的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以及內蒙古新蒙能源公司年產40億立方米項目。
截至目前,我國已獲批建設的9個煤制天然氣項目年總產能為375億立方米。據記者了解,除了這些已得到核準的項目之外,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和規劃中的煤制天然氣項目還有10多個,年總產能已達到1600億立方米。
“隨著國內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快速發展,調峰問題就更顯突出。”張明告訴記者,現在有一個現象需引起煤制天然氣企業的注意——企業在考慮項目時,往往無意中忽略了調峰問題,沒有把調峰項目和主體裝置一并考慮,但如果等到項目建起來之后再考慮調峰問題,就有些晚了。
專家告訴記者,天然氣和水以及電一樣,有高峰使用時段和低谷使用時段之分。從一年來看,通常冬季由于用天然氣取暖,天然氣使用量能達到夏季的幾倍甚至十數倍。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場天然氣冬季和夏季的峰谷比高達10∶1。而一天中,白天的用氣量通常比夜晚要高。如果天然氣使用高峰與低谷的峰谷差過大,會造成天然氣存儲和運輸等一系列問題。而所謂天然氣調峰手段,是指采取主動手段,在低谷時將天然氣儲存起來,在高峰甚至“氣荒”時再釋放出來;或通過增加低谷時的用氣客戶量,將峰谷比降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先期示范的幾個煤制天然氣項目已先后進入投產前的調試階段,但由于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滯后,加之調峰設施沒有跟上,建成的項目還一時無法投入運行,只能原地待命。例如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一期年產13.3億立方米工程,原本已于2012年9月通過大負荷試驗,隨時可以投入生產,但由于項目的一段輸氣管網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修通,成為“卡脖子工程”,導致裝置遲遲不能投產。
調峰手段不少,消化氣源都有限
······
詳細內容請見特供信息及決策大參考(ipa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