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今年上半年,我國煤炭行業遭遇了五年來最冷的寒冬,煤炭價格持續低迷,煤企虧損嚴重。其中貴州、遼寧、安徽、內蒙古等省份中小煤礦停產限產狀況很多,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份也有不少企業處于虧損或者退出市場的狀態。據煤炭運銷協會“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分析”,前5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7.46%,同比下降6.14百分點;90家大型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4.39%,同比下降4.66百分點。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3.9%,虧損企業虧損額198.58億元,同比增長134.6%;大型企業利潤率同比下降43.1%,有26家企業集團出現虧損,虧損額46.4億元,虧損面28.9%,較去年同期增加16.7%。黑龍江、吉林、重慶、四川、云南、安徽等6省區全行業虧損,有的煤炭企業已經出現貸款發工資和延遲發工資以及企業集體降薪等現象。煤炭行業的低迷蕭條,嚴重影響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作為部分省份支柱產業的煤炭行業,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各種救市政策,政策大抵相同,無非救市以地方保護主義,來維護當地企業的生存以地方財政目標。下面是各個地區煤炭保護政策:
河南:今年5月份,河南省最先開始執行“煤電互保”政策。主要是建議政府督促省內電廠優先使用省內煤企生產電煤,消除外省煤炭沖擊,穩定省內煤炭價格。為保證政策的有效執行,特別規定電企發電機組采購本省電煤量和發電量掛鉤制度,根據發電單位基礎電量占全省比例分攤確定基數,超基數采購1萬噸省內原煤獎勵1000萬千瓦時基礎電量,少采購1萬噸省內原煤扣罰1200萬千瓦基礎電量。同時限制外省煤炭入省。河南實施“煤電互保”政策后效果明顯,山西等外省向鄭州鐵路局發送煤炭的數量開始下降,促使河南省內的煤價始終處于穩步狀態。隨著河南限制政策出臺,隨后山東、湖南、安徽、江西、山西、陜西等省份均出臺或傳出正在醞釀出臺鼓勵發電企業使用本地煤炭,限制(或禁止)外煤入省以及減免稅費的“救市”政策
山東:山東省電廠庫存爆倉,截止到4月初,山東37家統調主力電廠電煤儲備已達1050萬噸,按日均最高耗煤量測算,可維持29天以上的用量。與此對應,兗礦集團庫存約110萬噸,山東能源集團庫存約100萬噸。在電廠需求疲軟和電煤高庫存的刺激下,濟南鐵路局已限制電煤裝運,并已停裝省外煤炭進入山東。
湖南:湖南是一個煤、電調入省份,去年湖南從省外采購煤炭1598.59萬噸,占全省煤炭消費量的比重超過65%。其中進口煤為239.78萬噸,占煤炭消費總量的9.81%。在4月22日由湖南經信委召開的煤電運行形勢座談會中要求省內火電企業有限采購湘煤集團、資江煤業集團等省內生產的電煤,保障維持各煤礦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對各火電企業的電煤接納任務進行了明確,同時要求雙方根據市場行情,合理協商確定電煤供應價格,穩定電煤運行秩序。為了穩定省內煤炭銷售,同時啟動了對電力市場的干預,要求加大協調力度,嚴格限制外購電,盡力確保省網電力市場空間,擴大省內火電企業生產,為省內電煤銷售創造條件。這樣一手救煤、一手救電的行為,主要目的仍是保護省內煤炭企業的利益,但是也只能是暫時的行為。湖南省本來就是資源匱乏的省份,長期來看仍需要建立有效的外部能源供應途徑。
山西:近日,山西省政府出臺“救市”政策20條。其中從2013年8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山西省暫停提取煤炭企業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基金。已經提取的資金仍按現行規定管理,盡快組織制定新的提取和管理辦法。預計這兩條政策將為企業減免15元/噸費用。2、減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務費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按合同成交額的千分之一或0.1元/噸雙向收取,預計將為煤企節省0.1-1元/噸費用。3、對省內實施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和簽訂煤電長期合作協議等發電企業,給予發電指標傾斜,鼓勵其節省運力,節約成本,清潔高效,就近用煤。4、妥善解決煤炭企業參與高速公路建設投入資金問題。5、積極爭取國家宏觀政策支持。6、做好清費立稅工作,規范企業社會責任。7、推動金融機構對煤炭企業債務重組。8、積極穩妥建立政府煤炭儲備機制。9、解決好重組整合遺留問題。10、建立和諧煤電關系。11、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監管。12、大力發展現代煤炭清潔高效、就地轉化項目。13、加快現代化礦井建設。14、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15、進一步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16、加強煤炭企業績效考核。17、改革完善煤炭資源配置辦法。煤炭資源要優先向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大型煤炭企業和大型煤炭基地傾斜。18、探索煤炭資源勘探、開采的價格補償機制。19、穩步推進煤炭現貨、期貨交易。20、堅持全省煤炭經營的市場化改革方向。
與此同時,山西省煤炭工業廳晉煤經發(2013)935號文件《全省煤炭銷售分區域分煤種聯動機制實施方案》正式下發。要求煤炭企業實施抱團經營,按照“同區域、同煤種、同質量、同市場、同價格”,由重點煤炭企業牽頭,建立統一協調機制,統一確定煤炭銷售策略,一個口徑對外,杜絕內部競爭,壓價競銷,動態穩定全省煤炭價格。
運輸方面:山西啟動將北部電煤通過鐵路進行南運計劃,優先保障中南部電廠用煤。最新情況顯示:太原鐵路局落實省政府要求,自8月1日起增開管內電煤列車,組織北煤南運,每列牽引重量4500噸,日均安排12列(含軒崗3列),實行“點對點”直達運輸。通過鐵路實現山西北煤南運,降低噸煤成本費用,增加市場競爭力,擠占陜西煤的市場份額,保障了山西北部電煤企業的利益。
山西無煙煤市場:山西省境內大型無煙煤生產企業晉煤集團、陽煤集團、沁和煤業、蘭花集團等實行化工煤銷售聯動實施方案。要求成員單位8月份無煙中塊指導價格最大優惠后不低于1050元/噸;無煙小塊與中塊價格差不大于60元/噸;無煙末煤價格不低于590元/噸。同時要求各生產經營成員單位化工煤價格凡是不符合上述指導價格的,要于8月20日前將化工煤價格調整到上述指導價水平。目前陽煤集團無煙中塊車板含稅價格1050元/噸;晉煤集團于7月末剛下調塊煤價格110元/噸,現無煙中塊車板含稅價格1020元/噸;蘭花集團無煙中塊車板價1090元/噸。
陜西:面對河南、山西江西出臺各種“救市”政策,受到嚴重影響的陜西地區也開始出臺各種有針對性的做事,要求全力扭轉煤炭運銷下滑趨勢。7月31日,陜西副省長李金柱主持召開煤炭運銷分析會議,要求:1、研究出臺支持省內額密探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鼓勵煤電企業清潔高效就近用煤,推進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建立和諧煤電關系。2、加快建立和完善可持續增長的煤炭市場銷售機制,改進煤炭區域銷售策略,拓展新的銷售區域和用煤領域,豐富煤炭品種,擴大蘭炭用途。3、加快清理煤炭產運銷環節的不合理收費。4、爭取更多鐵路運力,加快裝車站點等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提高煤炭運能。5、加快建設陜西大宗煤炭交易平臺和省外煤炭銷售集散中心,全方位拓展煤炭銷售市場。目前正式文件尚未出臺,據陜西省煤炭貿易商透露,陜西省政府將在減免稅費方面有所動作,同時陜西境內公路、鐵路運費將減半,境內大礦還會有單獨優惠政策。
內蒙古:內蒙古多方尋策略應對煤炭市場“寒冬”。為了保持每天干行業穩定發展,內蒙古搭建產運需多變對話平臺,逐步調整區內煤炭供給結構,積極退訂重點生產企業與中國鐵路總公司及五大電力恭喜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擴大優質煤炭生產和外送比例;同時積極通過大型煤制肥、煤制油、煤制氣等項目推進煤炭就地轉化。加大洗煤、選煤、配煤產能建設力度,爭取年內實現原煤洗選率達到90%以上。同時還出臺政策促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消化過剩產能,全面清理涉企收費,堅決取締非法收費,相關盟市還對涉煤企業實行稅費減免政策,減輕煤炭企業負擔。同時利用目前市場倒逼帶來的機遇,圍繞“煤電一體化”七大鏈條推進煤炭深加工產業。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