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當地時間9月7日下午5時,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第一階段(巴佐伊—奇姆肯特段)竣工通氣儀式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隆重舉行。正在哈薩克斯坦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出席投產儀式,對管道竣工表示熱烈祝賀并共同按下啟動按鈕,宣布管線竣工通氣。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周吉平出席投產儀式,參加中哈企業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并在兩國元首見證下與哈國油氣公司總裁共同簽署油氣合作協議。
習近平和納扎爾巴耶夫共同參加中哈企業家委員會成立大會,見證中國石油與哈國油氣公司簽署油氣合作協議,出席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第一階段工程投產儀式并下達通氣指令。新華社圖
“管道第一階段工程按期順利建成,現已做好進氣準備,請首長們共同發布進氣指令。”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曹亞明、哈薩克天然氣運輸公司總經理蘇坦格力在施工現場通過視頻連線分別向習近平主席和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匯報,請求允許開啟閥門。兩國元首隨即共同按下按鈕,通過大屏幕向現場下達了允許通氣命令。現場天然氣管道進氣閥門緩緩開啟,數秒后天然氣點燃火炬,現場爆發出掌聲和歡呼聲,將通氣儀式推向高潮。
在此前舉行的中哈企業家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兩國元首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兩國油氣合作給予充分肯定。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哈兩國之間的務實合作碩果累累,創造了多個“第一”。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哈薩克斯坦是中國在獨聯體地區第一大投資對象。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國第一條陸上跨國原油管道,兩國成功合作的范例不勝枚舉。這些合作成果不僅為中哈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持續發展提供了不懈動力。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講話中指出,哈中油氣合作,尤其是哈中原油管道和哈中天然氣管道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具體體現,是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的成果。
建設中哈天然氣管道是兩國領導人親自關心和推動的重點油氣合作項目。2007年8月,中哈兩國政府和企業分別簽署了中哈天然氣管道建設和運營協議。2008年,中國石油與哈國企業合資成立中哈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建設和投產后的運營管理。這條管道一期工程即中亞天然氣管道哈國境內段,全長1302公里,A/B線已經順利投產,設計年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C線與A/B線平行敷設,年輸氣能力250億立方米,預計今年年底全線貫通。
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即哈國境內別伊涅烏—巴佐伊—奇姆肯特天然氣管道,管道起點位于哈國西部里海地區曼格斯套州的別伊涅烏,途經阿克糾賓州的巴佐伊,終點抵達南哈薩克斯坦州奇姆肯特,在此與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天然氣管道一期)相連,線路總長1454公里,設計年輸氣能力100億立方米。管輸天然氣主要來自哈國西部油氣區,未來根據氣源和市場情況可將年輸氣能力提高到150億立方米。
這條管線分兩個階段建設,第一階段為巴佐伊至奇姆肯特段,線路長度1143公里,2012年7月現場開工,現已全面具備通氣條件。第二階段別伊涅烏至巴佐伊段311公里,計劃于2015年建成投產。
這條天然氣管道經過哈薩克斯坦南部14個城市,建成投產后可以滿足哈國南部地區居民用氣需求,未來輸氣量增加后還可以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輸送到中國。管道由中哈雙方共同出資、共同建設、共同運營,是造福兩國人民、促進兩國經濟社會共同發展的又一友好見證。
1997年,中國石油成功中標阿克糾賓油田開發項目,開啟了中哈油氣互利友好合作的序幕。16年來,中國石油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合作理念,與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等合作伙伴不斷推進務實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石油在哈國油氣領域的投資累計超過100億美元,正在執行十個油氣合作項目。多年來,中國石油將先進管理理念與當地管理實踐有機結合,建立了一整套先進適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成功實現了對合資項目的高效管理。在推進油氣合作項目發展的同時,中國石油高度重視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支持和促進哈國經濟社會發展,多年來,累計向哈國上繳各類稅費超過260億美元,在哈國各類公益支出達到2.3億美元,創造就業機會超過2.8萬個。阿克糾賓項目和中哈天然氣管道項目被兩國領導人譽為“中哈合作的典范”。
管線通氣儀式前,在中哈兩國元首的見證下,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與哈薩克斯坦國家油氣公司總裁門巴耶夫共同簽署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油氣公司關于全面戰略合作規劃協議》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油氣公司關于卡莎甘項目購股確認協議》。
王滬寧、栗戰書、楊潔篪等參加上述活動。中國石油集團總部機關部門、在哈有關項目公司負責同志參加了上述活動。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