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抗震救災中,中國石油整體凝聚力讓人難忘。
人們不會忘記,那個繞行1200公里率先到達汶川的四川銷售都江堰分公司黨員突擊隊,那支來自遙遠蘭州的搶險救災消防隊,還有那個叫三寶的普通加油站員工……當許多石油人在抗震救災的間歇靜下心來思考的時候,人們發現:中國石油那種無堅不摧、守望相助的凝聚力在大震中“繁衍生長”。
重慶銷售得知災區加油站一線員工缺少帳篷時,5月14日連夜啟運為四川銷售送去240頂帳篷的編織布;獲知加油站缺少為大型救災機具加油的鐵桶時,西南潤滑油公司從各地緊急調集600只200升裝鐵桶,第一時間送到救災一線。
災區缺水斷電、物資匱乏、藥品短缺,西北銷售、陜西銷售、華中銷售、重慶銷售及時送來38噸純凈水、500件干糧、100多箱藥品和消洗靈,隨后,蘭州石化又緊急送來400件礦泉水、近4000件食品和800件雨衣、棉大衣……
這是一種兄弟般的幫助,也讓災后的四川石油企業一直與溫暖相伴。但最讓人難忘的還是一線員工的忠誠與堅守。這種凝聚力在突發災難面前顯得更為可貴。
許多在崗員工在地震發生后迅速切斷電源,疏散車輛,在安全地帶監護資產,沒有出現一例脫崗、逃崗的現象,很多輪崗休息的員工主動返回單位參與現場秩序維護工作。
在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西南油氣田川西北氣礦各作業區員工堅守崗位,密切關注輸氣管線壓力變化,嚴格按照應急預案操作程序進行關井作業。甲醇廠甲醇車間工段長賈金鐘在地震發生瞬間沖進10米外的操作控制室,果斷按下緊急停車按鈕,隨即組織當班員工關閉進爐燃料氣閥,打開管網輸水閥和放空閥……
“我并沒有感到害怕,惟一擔心的是能不能把鍋爐安全停下來,千萬別發生意外。”談到地震發生時生死攸關的驚險場面,賈金鐘顯得平淡而從容。
為進一步穩定人心,川慶鉆探公司決定給那些一時和家人失去聯系的員工特批3天假,但沒有一個員工休這個特別的假。40123鉆井隊隊長蔣小鵬說,越是在這個時候,員工越不會離開,大地震讓員工的凝聚力空前增強。
需要記住的是大地震中一些普普通通的人。
見到北川茅壩加油站油料保管員席成燕時,她的神情有些恍惚,嘴里不停地呢喃著:我想去找我的女兒……眼淚一直在打轉,卻始終沒有流下來。地震發生時,席成燕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到幾公里之外的北川中學,一是去同樣是幾公里之外的曲山加油站。去北川中學是為了救女兒,而去曲山加油站是為了保護好身上的8萬多元加油款和上百萬元的票據。最終席成燕選擇了保護企業財產……
5月12日晚,紅白加油站的廢墟上,守候著兩名柔弱的女子,她們是加油站當班員工杜清惠和趙小紅。在狂風呼嘯、大雨滂沱的夜里,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口,在周圍滿是遇難者尸體中,這兩個弱女子,在站經理和班長不幸遇難、交通和通訊完全中斷的情況下,克服震后的巨大恐懼,互相鼓勵,守護著山崖邊的加油站,僅僅靠著一瓶礦泉水,在不斷的余震和滑坡中整整堅持了24個小時,在震后的混亂中保證了加油站的安全。
正是因為責任,許多員工選擇了堅守。
位于安縣新縣城的花荄加油站,是綿陽通往重災區北川縣必經之路的加油點。地震發生后,共產黨員李曉東發出“有條件要開業,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開業”的錚錚誓言,冒著生命危險,帶領站上員工以最快速度開展自救,保護資產,檢修設備,恢復生產。通過努力,花荄站在地震后1個半小時就恢復了正常營業。
還需要更多的例子嗎?正是這些大地震中的普通員工,在災難中詮釋了中國石油“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平素里看似平凡的人,在災難面前彰顯一種真正的偉大。
或許,大震之后有許多需要記住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但這些平凡的人和這些看似平凡的事,也是絕對不能輕易忘卻的。
人們不會忘記,那個繞行1200公里率先到達汶川的四川銷售都江堰分公司黨員突擊隊,那支來自遙遠蘭州的搶險救災消防隊,還有那個叫三寶的普通加油站員工……當許多石油人在抗震救災的間歇靜下心來思考的時候,人們發現:中國石油那種無堅不摧、守望相助的凝聚力在大震中“繁衍生長”。
重慶銷售得知災區加油站一線員工缺少帳篷時,5月14日連夜啟運為四川銷售送去240頂帳篷的編織布;獲知加油站缺少為大型救災機具加油的鐵桶時,西南潤滑油公司從各地緊急調集600只200升裝鐵桶,第一時間送到救災一線。
災區缺水斷電、物資匱乏、藥品短缺,西北銷售、陜西銷售、華中銷售、重慶銷售及時送來38噸純凈水、500件干糧、100多箱藥品和消洗靈,隨后,蘭州石化又緊急送來400件礦泉水、近4000件食品和800件雨衣、棉大衣……
這是一種兄弟般的幫助,也讓災后的四川石油企業一直與溫暖相伴。但最讓人難忘的還是一線員工的忠誠與堅守。這種凝聚力在突發災難面前顯得更為可貴。
許多在崗員工在地震發生后迅速切斷電源,疏散車輛,在安全地帶監護資產,沒有出現一例脫崗、逃崗的現象,很多輪崗休息的員工主動返回單位參與現場秩序維護工作。
在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西南油氣田川西北氣礦各作業區員工堅守崗位,密切關注輸氣管線壓力變化,嚴格按照應急預案操作程序進行關井作業。甲醇廠甲醇車間工段長賈金鐘在地震發生瞬間沖進10米外的操作控制室,果斷按下緊急停車按鈕,隨即組織當班員工關閉進爐燃料氣閥,打開管網輸水閥和放空閥……
“我并沒有感到害怕,惟一擔心的是能不能把鍋爐安全停下來,千萬別發生意外。”談到地震發生時生死攸關的驚險場面,賈金鐘顯得平淡而從容。
為進一步穩定人心,川慶鉆探公司決定給那些一時和家人失去聯系的員工特批3天假,但沒有一個員工休這個特別的假。40123鉆井隊隊長蔣小鵬說,越是在這個時候,員工越不會離開,大地震讓員工的凝聚力空前增強。
需要記住的是大地震中一些普普通通的人。
見到北川茅壩加油站油料保管員席成燕時,她的神情有些恍惚,嘴里不停地呢喃著:我想去找我的女兒……眼淚一直在打轉,卻始終沒有流下來。地震發生時,席成燕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到幾公里之外的北川中學,一是去同樣是幾公里之外的曲山加油站。去北川中學是為了救女兒,而去曲山加油站是為了保護好身上的8萬多元加油款和上百萬元的票據。最終席成燕選擇了保護企業財產……
5月12日晚,紅白加油站的廢墟上,守候著兩名柔弱的女子,她們是加油站當班員工杜清惠和趙小紅。在狂風呼嘯、大雨滂沱的夜里,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口,在周圍滿是遇難者尸體中,這兩個弱女子,在站經理和班長不幸遇難、交通和通訊完全中斷的情況下,克服震后的巨大恐懼,互相鼓勵,守護著山崖邊的加油站,僅僅靠著一瓶礦泉水,在不斷的余震和滑坡中整整堅持了24個小時,在震后的混亂中保證了加油站的安全。
正是因為責任,許多員工選擇了堅守。
位于安縣新縣城的花荄加油站,是綿陽通往重災區北川縣必經之路的加油點。地震發生后,共產黨員李曉東發出“有條件要開業,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開業”的錚錚誓言,冒著生命危險,帶領站上員工以最快速度開展自救,保護資產,檢修設備,恢復生產。通過努力,花荄站在地震后1個半小時就恢復了正常營業。
還需要更多的例子嗎?正是這些大地震中的普通員工,在災難中詮釋了中國石油“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平素里看似平凡的人,在災難面前彰顯一種真正的偉大。
或許,大震之后有許多需要記住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但這些平凡的人和這些看似平凡的事,也是絕對不能輕易忘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