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作為涂料重要原材料的顏料,在過去的2013年市場市場情況如何?
2013年有機顏料行業概況
2013年上半年酞菁類有機顏料價格變化不大,基本保持不變,這源于2013年上半年苯酐市場價格的變化較為平穩,單偶氮色淀類有機顏料的市場價格則具有較大的波動。如金光紅CP.R.53:1,立索爾寶紅P.R.57:1等價格呈持續上升趨勢。6月酞菁類顏料的價格先跌后漲,苯酐這一酞菁類顏料重要原材料的價格直接影響酞菁類顏料的價格。偶氮色淀類有機顏料價格保持不變,并沒有因原材料價格的回落而走低。
進入8月,原油價格的上漲以及環保因素導致偶氮類有機顏料的原材料DCB上漲,從而導致部分偶氮類有機顏料價格上揚。黃色有機顏料PY12,PY13,PY14,PY174以及橙色有機顏料PO.13,PO.34價格上升2000元/噸。9月,2,3酸價格每噸上漲了2500元,使有機顏料紅PR57:1和PR48:1的價格上漲1500元/噸左右。酞菁類原材料苯酐、尿素、氯化亞銅等價格都基本平穩,酞菁類有機顏料價格本月基本維持不變。
11月份,環保因素依然影響有機顏料中間體生產企業,使得有機顏料上游原材料供貨不足;另一方面,靠近年末,北方部分油墨生產企業停產,造成有機顏料需求下降;年底,下游市場需求清淡,有機顏料廠家多為消耗庫存,為來年的生產儲備力量,一般很少在年末提價;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使有機顏料12月份的價格在漲跌之間平衡,總體呈現價格的基本平穩。
總之,2013年,環保政策的的收緊,有機顏料上游原材料和有機顏料生產企業都曾有停產,使得有機顏料價格在上半年呈現上升趨勢,至下半年,有機顏料價格基本平穩。
2013年無機顏料行業情況分析
國內氧化鐵行業概況
2013年我國受通脹壓力和國內經濟宏觀調控措施影響,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并存,市場需求放緩,同時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這些都給國內實體廠家帶來了近年來最沉重的生產壓力。而國內氧化鐵行業相對低迷,其主要原因是由世界經濟的持續低迷、國內經濟的低位開局、國內建筑業未來走向的不明確以及行業自帶的部分缺陷所造成的。
價格方面:2013年氧化鐵價格相比2012年有所下降,主要是部分中高檔產品的實際成交價格有一定幅度下降,而低檔產品由于其成本原因略作調整,今年氧化鐵成交均價在6500元/噸左右,下降了400元/噸左右。鐵紅主流出廠價格6500-7000元/噸,鐵黃主流出廠價格6400-7000元/噸,鐵黑主流出廠價格4500-6000元/噸。
產量方面:2013年1-9月國內氧化鐵產量為48.65萬噸,而去年同期產量為47.74萬噸,同比增長2.03%。按2012年國內氧化鐵總產量62.4萬噸計算,今年國內氧化鐵總產量將達到63.7萬噸左右,產值將達到41.05億元左右。
銷量方面:2013年1-9月我國氧化鐵銷量為47.32萬噸,而去年同期銷量為43.7萬噸,同比增長8.3%。按2012年國內氧化鐵總銷量57.5萬噸計算,今年國內氧化鐵總銷量將達到62.3萬噸左右,銷售收入將達到40.50億元左右。
庫存方面:2013年9月底國內氧化鐵庫存量為4.5萬噸,而去年同期庫存量為4.7萬噸,同比下降4.3%。按2012年國內氧化鐵庫存量4.5萬噸計算,今年國內氧化鐵庫存量將在4.3萬噸左右,庫存占用資金在2.8億元左右。
國內鈦白粉行業概況
2013年上半年國內鈦白粉市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因受到涂料行業“金九銀十”和國外鈦白粉企業漲價的影響,國內鈦白粉出廠價格在9~10月之間上漲幅度和頻率相對高。然而,自十一月份之后,國內鈦白粉企業報價開始下滑,企業為減輕庫存壓力下,相繼下調鈦白粉出廠價格。目前,國內鈦白粉產能已經出現過剩的狀況,而且鈦白粉企業仍在加速鈦白粉生產線的建設,如果鈦白粉企業生產線的建設得不到控制,鈦白粉企業今后的發展狀況堪憂。
據有關營銷機構統計分析,預計2013年實際產能190萬噸在,比2012年增加1.1%;出口約為40萬噸,比2012年增長3.89%;進口19萬噸左右,比2012年增加16.6%;預計2013年國內市場表觀消費量為169萬噸,比2012年增長15%;預計2013年鈦白粉產能290萬噸左右,與2012年相當,擬建和在建鈦白粉產能約90萬噸。預計2013年鈦精礦市場供給量國內310萬噸左右,比2012年增加6.89%左右,預計進口量為190萬噸,比2012年減少32.62%;預計今年表現消費量500萬噸,比2012年減少4.76%。總之,上游原料資源供應充足,價格處于下行通道時間較長,產品價格快速下降,與2013年1月份價格比,鈦精礦下降30%,鈦渣下降了25%。
國內炭黑市場行情概況
近年來,我國炭黑行業發展迅速。2012年,我國炭黑產量為376萬噸,同比增長5.3%,相比2003的產量101萬噸,十年來炭黑產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7%。
我國的炭黑生產由于具有成本優勢,近年來出口量增長迅速,從2002年的2.7萬噸增長至2012年的65.8萬噸,出口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8%。我國炭黑的主要出口國為泰國、印度尼西亞、印度,2012年對這三個國家的出口量占炭黑總出口量的46%。我國炭黑的進口量近幾年則穩定在8萬噸左右,主要進口國家為美國、韓國和日本,2012年從這三個國家進口的炭黑量占總進口量的65%。
由于環保問題,歐美國家的炭黑產能紛紛關閉,不斷向亞洲轉移,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炭黑生產國。2012年我國炭黑的成產能力約550萬噸,約占全球總產能的38%,行業平均開工率為68%,其中中小型企業開工嚴重不足,而大型企業由于規模和技術等優勢,產能利用率較高。
目前我國炭黑產能過剩問題較嚴重,行業開工率不足,炭黑價格也處于較低水平。2013年3月,印度對我國炭黑產品征收反傾銷稅,除黑貓等5家企業按0.121美元/公斤征收反傾銷稅以外,其他企業統一按0.423美元/公斤征收反傾銷稅,這對我國炭黑出口將造成一定不利影響,預計國內炭黑產能過剩將更加嚴重,價格仍將處于較低水平。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