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8月28日在山西晉中市召開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座談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從目前試點效果分析,甲醇作為車用替代燃料,技術上已不存在大的障礙,常規排放較清潔,在遵守操作規程下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從近期看,甲醇作為車用替代燃料是我國替代汽油和柴油的一種選擇,從中遠期看,甲醇作為車用替代燃料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
“在交通消耗燃油方面,內燃機產品是石油消費的最大領域。推動內燃機用燃料多元化發展,控制燃油消耗,減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是當前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蘇波說。
工信部于2012年1月印發了《關于開展甲醇汽車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山西省、上海市和陜西省開展甲醇汽車試點工作。
然而,目前我國尚沒有甲醇汽車的相關標準和規范,為保證試點工作順利進行,工信部編發了《甲醇汽車產品技術要求》,并分5批相繼發布了7款甲醇汽車產品公告,確定了吉利汽車集團、陜汽集團、陜西通家汽車公司、山西成功汽車制造公司和鄭州宇通客車公司等5家生產企業。截至目前,已有轎車、重型商用車、微型車、城市客車等4個型號共281輛甲醇汽車投入試點運行。
其中,晉中市于2013年啟動了150輛甲醇出租車試點運行。“1年來,從數據采集報告、車輛檢測及整體推進情況看,試點運行平穩正常,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華龍告訴記者。在成本方面,甲醇汽車的燃料費用約是傳統汽油汽車的55%左右;環保性方面,各項指標比國IV標準的限額值低40%至50%;安全性方面,長期以來爭議較大的甲醛排放,經檢測最高為國家限額值的7%;從舒適性和可靠性方面看,整車檢測中最高車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均與設計指標相當,日常維修情況也與其他車輛基本相當。
雖然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甲醇汽車要想大規模“上路”還存在不少困難。上海和晉中的實踐就不盡相同,據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馬靜透露,甲醇汽車基本可以滿足出租車運行要求,但在高負荷運作下,甲醇車輛的整體車況不如燃油出租車,燃料消耗有優勢但不明顯;與天然氣出租車相比,經濟性不如天然氣出租車。
另外一個更加普遍的問題是甲醇燃料加注設施短缺。“配套的甲醇燃燒加注設施是目前影響試點推進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商務部門按常規成品油加油站的原則對甲醇燃料加注站進行審批,新批新建或在現有加油站改裝一個甲醇燃料加注設施尚有很大困難。”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蘭建文說。
“從試點到推廣這一步怎么跨越值得研究。”甲醇汽車試點專家組組長何光遠表示,下一步應重點加強配套,尤其是加醇站建設。他建議可以對現有加油站進行改造,增加一個儲醇罐和燃料加注設施,只需要十幾萬元就能解決問題。
當然,甲醇汽車的持續健康發展最終離不開產業鏈支持。對此,蘇波表示,工信部將出臺政策鼓勵更多汽車生產企業開展甲醇發動機及整車研發工作,加快技術進步,研制更多新產品。有關零部件生產企業要積極開展耐醇材料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尤其是試點中暴露出的共性技術和零部件存在的問題,促進零部件專業化生產;打破地區限制,形成以整車企業為龍頭、關鍵零部件企業積極參與的產業發展格局。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