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堿業近日公告稱,公司收到由控股股東青島海灣集團轉來的青島市國資委出具的《關于青島堿業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同意公司非公開發行數量不超過1.7億股,定增價格不低于5.37元/股的方案。
在國內外純堿行業嚴重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青島堿業提出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議案,計劃將募集資金全部用于全資子公司青島堿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0萬噸/年苯乙烯項目。通過這一項目,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青島市發展石化產業的優越條件,推進青島堿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打造以石油化工新材料為主的董家口產業基地。
“業內部分企業已逐步在剝離其堿業務。”業內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大環境難改善,青島堿業轉型行情相對較好的石油化工項目,或能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獲補扭虧
青島堿業14日公布的修訂后的2013年年報顯示,雖然公司去年營收同比下滑5.36%,但當期實現凈利潤2428.74萬元,扭轉了2012年虧損2.55億元的尷尬。對于能夠扭虧為盈,青島堿業稱,公司去年經營性虧損1.11億元,但公司在去年8月份收到青島市財政局撥付的限產減排獎勵資金1.6億元,對公司利潤產生了正面影響。
導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1年算起,青島堿業拿到的政府補貼逐漸增高,2011年為971萬元,2012年增加到1328萬元,去年則突破億元大關,達到了1.73億元。
“目前業內多數企業開工率只有七八成左右,短期內好轉可能性不大。”卓創資訊化工行業分析師呂珊15日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3至5月份國內純堿價格出現小幅回升,市場疲軟、需求不旺情況得到輕微好轉,但上下游產能過剩的情況依然嚴峻,純堿行業面臨洗牌。
青島堿業2013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億元,僅完成預算的80.83%,同比降低5.36%。由于純堿、復合肥產品市場低迷,其純堿銷售收入同比降低7.86%,復合肥產品銷售收入同比降低了6.4%。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國內純堿市場仍不容樂觀,青島堿業的主要產品仍面臨產能過剩、下游行業需求低迷、價格短期內難以回升等情況,受此影響,其應收賬款、存貨和固定資產存在較大的減值風險。公告顯示,青島堿業去年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合計558.95萬元。進軍石化
據了解,由于面臨青島市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青島堿業去年啟動了搬遷轉型升級發展工作,確立了“一南一北”規劃項目,“一南”即在董家口臨港產業區實施新材料項目,現項目論證已近尾聲,“一北”即在平度新河化工園區實施8萬噸/年硫酸鉀聯產氯化鈣小蘇打循環經濟項目、20萬噸/年緩控釋肥項目,目前項目建設正在按計劃快速有序推進。
青島堿業表示,我國苯乙烯生產能力和產量嚴重不足,2012年產品自給率仍不足60%,2012年全國進口苯乙烯333.68萬噸,隨著苯乙烯需求的快速增加,產品市場前景廣闊。預計今后較長時間內,國內苯乙烯的需求還將保持增長,按照目前的消費增長率保守測算,2015年我國苯乙烯需求量將達到1000萬噸以上。
青島堿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苯乙烯項目總投資為14億元,項目建設期為26個月,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年產50萬噸苯乙烯及相關副產品。
據悉,青島堿業本次非公開發行對象為包括青島海灣集團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青島海灣集團與發行人簽署了以現金不少于2.7億元參與認購本次發行股份的附條件生效合同,認購股份數不低于5028萬股。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