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甜高粱莖稈擺脫當柴燒甚至被丟棄的命運變廢為寶,轉化成車用乙醇汽油。目前,在我國,這種生物質液體燃料生產技術,已經成功地從實驗室走進了生產線。 “我們已建成了年產5000噸,成本低于3800元/噸的燃料乙醇的產業化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將為我國未來的生物質液體能源系統提供工藝成熟、成本低廉并具有環保效益的技術支撐?!苯?,國家863課題“甜高粱莖稈制取乙醇”主要負責人、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肖明松介紹了項目的實施過程和發展前景。 目前,用生物質資源制取燃料乙醇,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領域里解決當今液體燃料最可行的途徑。生物燃料乙醇在原料選擇上,分淀粉類和糖類作物兩種。“我們選擇了后者,以甜高粱莖稈為原料進行工業發酵生產乙醇,這種技術以前在我國還是空白?!毙っ魉山榻B說,比較煤與石油化工的烴技術體系形成歷史,糖技術發展晚得多,也不成熟,但也因之有相當大的技術改進與成本降低的空間。 甜高粱莖稈制取燃料乙醇技術主要包括“固態發酵法”和“液態發酵法”。固態發酵工藝具有設備簡單、投資少、建廠期短、收效快、操作容易、便于推廣的優點,與我國傳統釀酒工藝基本相同:將甜高粱莖稈粉碎后接上菌種,采用分散方式入池發酵生產原酒,再集中進行蒸餾。發酵期間沒有任何污水和污物排放,與液態發酵工藝相比,生產環境要求不高,便于在農村不發達地區推廣應用。但固態發酵工藝生產周期長,設備零散,占據較大生產場地,屬勞動密集型產業。 液態發酵工藝是目前國際上比較先進的一種發酵工藝,將甜高粱莖稈經壓榨提取汁液,采用固定化酵母流化床生物反應器快速發酵工藝,發酵醪經蒸餾可直接生產出無水乙醇。與固態發酵工藝相比,具有發酵速度快、周期短、產量高的優點,適宜高效率、自動化、大規模產業化生產。 談到關鍵技術創新,肖明松認為,它采用先進的細胞固定化技術改造傳統的乙醇發酵工藝,并形成了一系列產業化應用技術;集成我國國內先進的精餾技術,定型燃料乙醇精餾工藝與裝備;還研究出用甜高粱莖稈制乙醇的廢稈渣生產生物發酵飼料的方法;同時,還完成了對甜高粱莖稈制取乙醇的技術、經濟、環保和農業產業調整等方面的分析和評價。 甜高粱“渾身是寶”。用甜高粱莖稈為原料制取乙醇,比用玉米、薯干等糧食每噸成本可降低500元。同時,甜高粱莖稈生產乙醇的余渣是反芻畜類的優質飼料。將莖稈渣的皮髓分離,皮的部分可生產更高檔次的優質紙漿,髓的部分可生產優質配合飼料。經試驗和測算,用甜高粱莖稈渣生產紙漿的經濟效益,高于燃料乙醇的生產營銷。“甜高粱莖稈生產乙醇與糧食為原料比較,除同樣具有原料可再生性、緩解大氣污染和部分補充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效益以外,還會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接納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并將以一個嶄新的、規模巨大的能源產業推動鄉鎮企業發展?!毙っ魉蓪@一產業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就技術層面而言,無論是‘固體發酵’還是‘液體發酵’,工藝都已經非常成熟,完全達到產業建設階段。”肖明松向記者透露,通過“十五”期間“甜高粱莖稈制取乙醇”示范工程的影響,目前已有黑龍江大慶、內蒙古、山東勝利和新疆克拉瑪依等油田地區的企業,均已形成10萬噸甜高粱莖稈燃料乙醇生產能力建設的意向,并簽署了技術服務協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