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仍是國際上貿易救濟設限的首要目標國,中國貿促會上半年發起500多次貿易摩擦預警,爭取在經貿摩擦出現苗頭之際及時引導與化解。
中國貿促會29日舉行例行發布會。中國貿促會法律部部長王承杰介紹,貿易摩擦重在預防重在化解,貿促會正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建立經貿摩擦預警信息共享機制,爭取在經貿摩擦出現苗頭之際及時引導與化解,爭取“化干戈為玉帛”。
上半年,貿促會已在廣東、江蘇、山東、福建等經貿摩擦多發省份建立了22個地方預警中心,另在電子信息、茶葉兩個行業分別設立了預警點,累計發布反傾銷、技術性壁壘、產品安全等預警信息500多次。
據中國商務部數據,上半年,中國共計遭遇14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37起,其中反傾銷案件32起,反補貼案件4起,保障措施1起,案件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30%;涉案金額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4%。
根據上半年情況,20國集團(G20)國家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的主體,五金、化工、輕工產業為貿易摩擦多發領域,高科技、高附加值出口產品遭遇設限呈增長態勢。
王承杰介紹,貿促會上半年組織應對5起國外對華發起的案件,具體包括:歐盟對華阿斯巴甜(一種飲料添加劑)反傾銷案、巴西對華鞋類產品反傾銷復審案、墨西哥對華鋁制炊具反傾銷案、歐盟擬對華茶葉制定高氯酸殘留標準案、土耳其對部分商品提高關稅案。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