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狀況
8月下旬,焦炭期貨1601合約破位下行,再度創出焦炭期貨上市以來的新低。之后,焦炭期貨出現反彈,但反彈力度較小,我們認為,焦炭期貨價格受到供需兩淡、信心不足、持倉偏空等多重因素影響,后市或延續弱勢震蕩格局。
二、主要影響因素
終端需求持續低迷
2015年1—7月,我國生鐵產量為41427萬噸,同比下降2.8%。除2008年金融危機外,今年是25年來生鐵產量同比首次出現連續下降。由于鋼鐵行業占據焦炭消費90%以上的比例,生鐵產量下降意味著焦炭需求量萎縮。
鋼鐵的產量決定了焦炭的需求量,鋼鐵的產量由需求端引導,鋼材終端需求的萎靡是焦炭需求萎縮的終極原因。
焦炭供應出現收縮
2015年1—7月,我國焦炭產量為26323萬噸,同比下降3.6%。這一產量降幅為焦炭期貨上市以來最高值。
宏觀上的產量數據,與微觀角度的焦化企業開工率數據相互印證。調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焦化企業開工率持續走低。8月末,大型、中型、小型焦化企業的開工率均降至70%以下。應該說,持續下跌的價格導致焦化冶煉企業虧損、企業虧損進而減產的效果得到體現。
出口增長影響有限
2015年1-8月份,我國共出口焦炭及半焦炭613萬噸,同比增長21.7%,即較去年同期多出口焦炭約133萬噸。
不過,出口總量占國內焦炭供應總量的比例不足3%,出口增量對于焦炭的供需格局影響有限。
市場信心尚待重塑
經過以上的分析可知,焦炭供應端在今年出現了明顯的收縮,但一是由于行業供過于求局面的長期積弊,二是需求端在今年同樣出現了顯著的下降,故焦炭供應端收縮力度尚不足以改變焦炭供過于求的基本格局。這是焦炭現貨價格持續走低的核心因素,也是焦炭持貨商信心不足的根本原因。
期貨合約間的價差結構可以反映市場參與者的預期。焦炭1509合約較焦炭1601合約的明顯升水,反映了近月合約對現貨價格的回歸,也反映了市場參與者對未來走勢的悲觀預期。
我們對期貨合約的持倉跟蹤也驗證了這一判斷,我們分別將焦炭主力合約的前20名多頭和空頭持倉加總,通過計算,可以得出主力合約前20名的凈持倉比例。目前,焦炭主力合約為1601合約,該合約前20名的凈持倉呈現凈空狀態,凈空比例處于相對高位。并且,在期價出現反彈時,凈空比例上升,在期價回落時,凈空比例下降,這表明資金操作明顯偏空,對焦炭期貨價格構成壓制。
三、預判及策略
后市研判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在需求端未出現好轉的情況下,焦炭價格難以出現漲勢,料將維持在低位運行。由于焦炭價格已處于歷史低位,在目前的點位下放空,預期的收益風險比不會太高。所以,我們建議等待反彈時的拋空機會或跟蹤價差關注套利。
操作策略
由于焦炭價格已處于歷史低位,在目前的點位下放空,預期的收益風險比不會太高。所以,我們建議等待反彈時的拋空機會或跟蹤價差關注套利。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