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從農業部獲悉,農業部辦公廳印發了《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案》,旨在積極探索“基地+城市社區”鮮活農產品直配、“放心農資進農家”等農業電子商務新模式,力求突破當前農業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瓶頸和障礙,加快推進農業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方案要求以發展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試點、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試點、休閑農業電子商務試點為主要任務。
2015年,“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務院也出臺了“電商國八條”。同時,中央財政將拿出20億專項資金,用于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國務院也明確提出開展“寬帶鄉村工程”,兩年內將在80%以上行政村實現光纜通信,寬帶全覆蓋。同年8月21日,商務部等19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提出的主要任務就是推進農村產品電子商務;隨后在8月底,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推進國內貿易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中也特別強調,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引導更多農業從業者和涉農企業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支持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鏈,開辟農產品流通新渠道。2015年9月24日,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印發《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3年的總體目標。
《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案》中關于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試點的任務要求有三點:
農資網上銷售平臺:
充分利用信息進村入戶平臺、大型農業、農資電商平臺、供銷社等已有渠道,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農資網上銷售,探索實現部分縣域的農資電商配送全覆蓋;現階段,以化肥為重點,逐步擴展到種子、農藥、獸藥、農機具等主要農資品種;鼓勵電商企業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積極引導農民逐漸形成網購農資習慣。
試點省份:吉林、黑龍江、江蘇、湖南。
農資電商服務體系:
推動農資生產、經銷企業與電商平臺企業加強合作,依托國家農業數據中心、12316三農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提供測土配方施肥、農資市場價格、農資使用指導、農事咨詢、氣象信息等專業服務;支持電商平臺企業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掌握分析農民用肥、施肥數據及測土配方、病蟲害等數據,由單一的農資銷售平臺向產前、產中、產后全鏈條農資服務商轉變,試點農資精準服務;加強與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服務企業合作,提供農資貸款、農業生產保險等相關金融服務。
試點省份:吉林、黑龍江、江蘇、湖南。
農資電商監管體系:
建立健全適應電子商務需求的農業生產資料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統和網上投訴處理平臺,推動種植、畜牧、水產以及種子、化肥、農藥、農機等行業監管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加強農資電商監管,推行信用檔案制度,確保網上銷售的農資可信、可用、可管。
試點省份:吉林、黑龍江重點建立化肥電商監管體系,吉林、湖南重點建立種子電商監管體系,江蘇重點建立農藥、獸藥電商監管體系。
方案中要求試點省份農業部門要加強與科研院校、電商企業的合作;試點省份農業部門要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依托企業開展試點,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的市場化運行模式。農業部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將對試點省份優先考慮、予以傾斜,支持試點省份開展試點工作。
對此,相關人士表示,我國農業電商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隨著農村信息化的加速、消費及交易方式的轉變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農資電商將會迎來蓬勃發展。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