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環保部對外發布5項污染物排放新標準,其中包括會同國家質檢總局一起發布的《燒堿、聚氯乙烯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表示,實施新標準后,國內氯堿企業為達到要求,在污水處理設施上的總投資約需22億元,每年運行費用約4億元,占生產成本的0.8%左右;在廢氣處理設施上總投資約需24億元,每年運行費用約2億元,占生產成本的0.4%左右,會在一定周期內使行業生產成本上升。
據了解,新標準增加了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調整了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項目,并收緊了相關控制要求,取消了按污水去向分級管理的規定。實施新標準后,預計廢水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總汞和氯乙烯排放量與執行現行標準相比,分別削減77%、67%、67%和87%;廢氣顆粒物、氯乙烯、非甲烷總烴排放量與執行現行標準相比,分別削減51%、72%、58%。
與1995年發布的舊標準相比,新排放標準有多處重要修訂:增加了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污染物項目包括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氣、氯化氫、汞及其化合物、氯乙烯、二氯乙烷、非甲烷總烴、二口惡英類等十項;新增加石油類、氨氮、總氮、總磷、總鋇、總鎳等水污染物項目,共計14項污染物;進一步收緊了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活性氯、氯乙烯、總汞及基準排水量等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增加了水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取消了按污水去向分級管理的規定。
據鄒首民介紹,新標準中廢水常規污染物排放限值與國際標準相比,處于中間或者相對比較嚴格的水平。大氣污染物排放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嚴于德國和世界銀行相關的規定,氯乙烯排放限值寬于美國和世界銀行的限值,二氯乙烷排放限值與世界銀行相關的規定一致,二口惡英類則與歐盟、世界銀行等的規定相同。總體而言,標準不低。實施新標準可以大幅削減氯堿行業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尤其是汞污染,通過引導企業技術進步,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文雷指出,推動氯堿行業達標排放和綠色發展,有賴于科技創新和技術裝備進步。要加強膜極距離子膜電解槽、國產化離子膜、低汞觸媒的推廣應用,進一步加快無汞觸媒研發,建設乙炔和二氯乙烷無汞工藝的工業化示范項目,大力推動燒堿離子膜電解槽氧陰極技術、新型制氯工藝等先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提高清潔生產水平,提高能源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
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單位:毫克/升)


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 (單位:毫克/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