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春節到現在的4個月時間里,化肥市場再次演繹了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反季節行情。
卓創資訊氮肥分析師韓健告訴記者,從2008年開始,化肥市場就開始呈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行情。今年也不例外。2月份處于春耕備肥階段,是傳統的淡季,結果尿素價格在一個月的時間里由1930元/噸迅速攀升至2月末的2010元/噸,1噸上漲了80元,淡季產銷兩旺;進入3月份春耕階段,是傳統的旺季,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都憋著勁兒想賺個盆滿缽滿,結果尿素價格反而開始搖搖欲墜,緊接著一路下瀉,到了4月末,價格竟然跌到了1880元/噸,甚至比2月初1930元/噸的淡季價格還低;進入5月,春耕結束,進入淡季,價格又開始迅速升高,目前價格已站到2020元/噸的高位,在淡季創下今年來尿素的最高價。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化肥處副處長韓紅梅指出,2月份淡季之所以價格高是因為各地的經銷商都在從生產企業大量提貨,為三四月份的春耕備肥,巨大的需求量導致淡季價格并不低。到了3月份,經銷商要向市場上釋放庫存,但與此同時生產企業在旺季提高負荷希望多盈利,于是開足馬力生產化肥。另外國內還有很多小企業淡季的時候停產,等到旺季的時候才生產,這些都導致旺季市場上的化肥量過多。在這種情況下,廠家和經銷商都使盡渾身解數去營銷和推廣,甚至不惜降價打價格戰以減少庫存,緩解資金供應的緊張,于是旺季也就不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