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國土資源部網站公布《貴州省正安頁巖氣勘查區塊探礦權拍賣公告》,我國首例頁巖氣區塊拍賣1個月后即將起拍。頗為引人注意的是,此次拍賣是否預示著此前頁巖氣招標模式的改變?
頁巖氣概念近年來在資本市場遇冷,前兩輪招標后的開發進度未達預期。資源出讓“凍結”多年之后再度重啟,官方拿出了經過將近3年勘探“養熟”的區塊,同時對市場參與主體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曾在能源行業和資本市場掀起熱潮的頁巖氣,經過蟄伏期后能否迎來春天?
資源出讓5年后重啟
7月6日,國土資源部網站發布《貴州省正安頁巖氣勘查區塊探礦權拍賣公告》,委托貴州省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對頁巖氣探礦權的拍賣會將于8月18日在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行。公告顯示,貴州省正安頁巖氣勘查區塊探礦權區塊位于貴州省東北,與黔渝彭水地區油氣(頁巖氣)勘查區塊毗鄰,位于該區塊內部的安頁1井已經實現了10萬立方米/日的穩定工業氣流。
此次拍賣引發市場極大關注,皆因多年來頁巖氣區塊第三輪招標在遲遲未實施的情況下,國家再次對頁巖氣區塊進行拍賣出讓。
2011年,我國頁巖氣探礦權首次以招標方式出讓,4個區塊共收到6家企業的9套投標文件。渝黔南川頁巖氣勘查區塊及渝黔湘秀山頁巖氣勘查區塊的探礦權順利出讓,貴州兩個區塊流標。
2012年,國土資源部第二輪公開采用競爭出讓的方式招標,最終16家中標企業獲得了20個招標區塊的19個區塊。16家中標企業包括6家中央企業、8家地方企業及2家民營企業。
接下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頁巖氣的第三次招標卻擱淺了。頁巖氣開發面對技術、成本、開發模式及環境保護等種種藩籬,隨著政策和資本的遲疑徘徊,中國頁巖氣開發進入“冷思考”時期。
2014年9月,國土資源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三輪頁巖氣探礦權競爭出讓準備工作正在進行,已初步形成了競爭出讓的方案、選定了競爭出讓區塊,待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后,將適時通過競爭方式向社會出讓新的頁巖氣探礦權區塊。此類官方表態每年都有,民間呼吁開放頁巖氣準入的呼聲不斷。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三輪頁巖氣招標一直在征求意見中,沒有達成令各方滿意的條款。此次選擇貴州正安,恰值該區塊已經較為成熟。”
資源更好 門檻更高
此次貴州拍賣的區塊是經過多年醞釀才推出的,與前兩輪招標出讓的區塊資源相比,區塊可謂已“養熟”。
國土資源部官網顯示,2014年8月,國土資源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聯合設立黔北頁巖氣綜合勘查試驗區,以加快推進貴州省頁巖氣勘查開發工作。此次拍賣的正安頁巖氣勘查區塊正好位于貴州北部。從開啟勘探到如今決定拍賣,整個過程持續了近3年。
2016年中旬,正安縣安頁1號井獲得驗收,并以每日穩產超10萬立方米的穩定工業氣流,成為南方復雜地質構造區和貴州省油氣勘查屬高產天然氣井,這被稱為是“里程碑式的、歷史性的”。
與此前兩輪招標的資源稟賦相對較差的21區塊相比,此區塊似乎像一塊“肥肉”等資本來追逐。
不過,此次招標對競標方設置了更為具體的要求,這些競買主體必須是參與過頁巖氣勘查開發工作或與從事頁巖氣勘查開發單位合作。招標書還對資金投入設有門檻,以最低勘查投入每年每平方千米不低于5萬元計算,每年的整體投入均不得低于3295.55萬元。
中國石油大學非常規天然氣研究院副院長姜振學稱,前兩輪招標區塊頁巖氣豐富程度不一,導致后續勘探出現一些問題。頁巖氣雖然利潤空間比較大,但這不是誰都能做得來的,必須要有資質能力的“金剛鉆”。此前,有些企業沒有油氣勘探開發經驗,不能很好地保證勘探效率。
以目前可能出現的競標參與方來看,包括“兩桶油”、貴州省國資企業、民資和能源央企。“兩桶油”坐擁最優質的頁巖氣區塊,在西南地區已經有多年開發經驗。貴州省有國資企業也已布局頁巖氣勘探開發多年。
安頁1井為后來者勘探開發投入做了一個示范。該區塊頁巖氣基礎地質工作投入資金6993.28萬元,以及2016年5月到今年8月期間安頁1井井場維護及安全、環保處置經費635萬元。姜振學稱,勘探有風險,一口井的成本或高產并不能說明其他地方也可以勘探到相當的產量。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