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未來海外產量戰略布局是:非洲3000萬噸;哈薩克斯坦2000萬噸;南美、中東和亞太地區分別形成1000萬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沒有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
2月9日《財經時報》獲悉,到2010年,中石油的海外油氣作業產量目標,力爭達到8000萬噸以上。這一目標,將較2005年的海外原油作業產量翻一番略多。
中石油將形成以非洲、中亞、南美、中東和亞太為重點的5個千萬噸級海外油氣區。其中,海外原油作業產量為7000萬噸、天然氣作業產量為100億立方米(相當于1000萬噸原油),屆時海外油氣作業產量,將占中石油全年總產量的4成。
同時,到2010年,中石油的國際工程技術服務收入將達到400億元以上,物資裝備出口達到10億美元以上。按油氣產量、收入和投資三項指標測算,國際化程度達到20%以上。
這表明,中石油的國際化戰略將以發展油氣上游業務為主,適時適度發展下游業務,并帶動國際貿易和工程技術服務等業務共同發展。
同時,這也是隨著本土油氣儲備日益下降,中國石油企業積極爭取海外油氣田項目做大做強,向國際大石油公司轉變的必經之路。
中石油總經理陳耕對過去的總結是:“中石油的海外戰略實現了從最初單一的合作開采向跨國并購的跨越,業務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基礎扎實
顯然,中石油8000萬噸的目標,建立在“十五”期間海外油氣項目的開拓基礎上。
最新消息顯示,中石油與印度國家石油公司,聯合收購敘利亞幼發拉底石油公司部分股權已達成協議。此外,中石油還成功簽署了厄瓜多爾Encana項目收購協議,參與國際能源合作的領域進一步擴大。
過去5年里,中石油海外油氣業務的利潤增長5倍,累計回收投資50億美元。原油作業產量年均遞增超過400萬噸,投資項目遍及非洲、中亞、南美和東南亞等地區。
僅在2005年,中石油海外原油作業產量就超過3000萬噸,分別在伊朗、利比亞等地新簽訂數十個項目合同,新進入國家16個。這使得海外業務拓展超過20個國家。
同時,中石油的海外并購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中石油首次完成了對國外大型上市能源公司收購。以55美元/股的價格,100%收購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交易總價值41.8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收購案。
五大基地顯形
中石油將海外項目,劃分為五大基地,分布在非洲的蘇丹、南美的厄瓜多爾、中東的伊朗、亞太的印尼等國家。
如何克服不可預見的風險,將是決定中石油能否順利實現海外投資的先決條件。陳耕強調:“要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堅持自主開發與收購兼并相結合,通過參股、并購和資產置換等資本運作方式,實現海外業務的跨越式發展?!?
與資本結合的經營方式,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海外投資的風險。
中石油的戰略布局是:在非洲地區形成3000萬噸的石油生產規模;并抓住成功收購PK公司的機遇,發揮中國西部油氣進口通道優勢,在哈薩克斯坦地區形成2000萬噸的油氣生產規模;此外分別在南美、中東和亞太地區分別形成1000萬噸的油氣生產規模。
中石油還將加大對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以及努力拓展海上油氣業務,積極參與油砂、重油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發。以實現海外油氣生產的規模化和地區多元化。
集中管理
中石油前期對海外資產的改革和整合,令中石油的海外投資向“企業經營”轉型。
2005年6月,中石油股份(0857,hk)宣布以207億元的價格收購母公司中石油的海外資產。由此,中石油股份和中石油各擁有中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50%,中油勘探此后將專門負責中石油的海外投資事宜。
也是在2005年,中石油為加強對海外油氣資產的資金管理,于5月初擬定的境外資金集中管理方案。之前,中石油海外資金賬戶由海外子公司分別設立,戶頭林立,管理松散,曾屢屢出現資金流失的現象。
該方案的實施則由集團財務公司將在各簽約銀行設立主賬戶,各子公司則在各簽約銀行的主賬戶下,分別統一以中石油名稱開戶。此舉有效確保了集團對海外投資資金的監控,降低了資產流失風險和匯率風險。
據了解,由于歷史原因,中石油股份與其母公司分別在海外擁有油氣資產,但中石油股份只局限于中油國際在印尼擁有的7個區塊的參與權益,總探明石油凈儲量僅為1900萬桶。
相比之下,母公司通過旗下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的運作,近年來已在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等10個國家擁有了近8億桶的石油探明凈儲量。收購完成后,股份公司和集團公司將海外資產整合在一起,并由中油勘探統一管理。
中石油的目標,絕非高舉高打的口號。僅在2006年,中石油計劃完成海外原油作業產量4500萬噸,比之2005,將超出約1000萬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