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汪濤博士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自2005年以來,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已經使鋼鐵、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有所下降。能源消費
6月30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BP集團與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統計司共同發布了《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05》和《BP世界能源統計2006》(下稱“BP能源統計”)。
統計結果顯示,盡管中國的經濟基本保持了9.9%的增幅,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長從2004年的15.5%降至2005年的9.5%。
其中,中國石油消費增長速度從2004年的17%下降到2005年的2.9%,煤炭消費由2004年的14.4%降低為2005年的10.9%。
BP能源統計也指出,盡管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速下降,但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的煤炭需求增加拉動了世界上近40%的消耗量。
另外,2005年世界水電生產增長4.2%,中國的水電需求持續增長是主要動因。中國不是推高國際油價主力
中國石油消費增長速度下降的同時,2005年國際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比2004年上漲超過40%。國務院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錠明也表示,中國人均每年消耗石油不到300公斤,而美國的人均年消耗量則達到了3噸,是中國的10倍。
由此可見,中國并非是造成推高國際石油價格的主要因素。BP中國總裁德開瑞在發布會上表示,指責中國需求推高國際石油價格是“不公平、不全面”的。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