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油19日向記者證實,新加坡地方法院7月18日宣判:因在中航油巨虧事件中進行內幕交易,中航油第一交易部原副主任彼得里格比,被處以4萬新元(約20萬元)的處罰。對此,中航油方面一再強調,此次懲罰純系個人問題,與公司無關,且彼得里格比早已離開公司。
據悉,2004年因炒期貨,中航油巨虧5.5億美元,但一系列重組與更換高層后,2006年3月29日,中航油重獲新生,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復牌。
不過,當地法院對巨虧責任人的審理一直在進行中。昨天,記者獲悉,7月18日,新加坡地方法院宣判,彼得里格比觸犯內部交易罪。2004年8月19日,中航油因炒作期貨,結算損失至少1.55億美元,當時中航油并未及時披露損失,但交易部負責人彼得里格比在獲知這一消息的情況下,當天拋售了其所擁有的16800股公司股票。
彼得里格比在宣判當天承認了法院指控。據悉,此前,當地法院已先后審判了包括中航油前總裁陳久霖在內的中航油5名原高管。這也是在中航油事件中首次對負有重大責任的中層人員進行宣判。
對此,中航油新加坡新聞發言人吳先生接受記者采訪一再強調,彼得里格比的內幕交易純屬個人行為,是個人品行問題,彼得里格比已在去年12月被公司辭退,同時被辭退的還有對巨虧事件負有責任的原中航油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莊玉蓮。
吳先生強調,這一宣判與公司完全沒有關系,目前,中航油已逐漸恢復主業,運營正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