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億天價利潤
中國三大石油集團今年上半年合計實現稅前利潤人民幣1550億元,其中兩家集團公司的利潤增幅更超過40%。
據外電報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石油管理人士介紹,該集團今年上半年稅前利潤為人民幣994.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同時,集團上半年銷售收入(即銷售額)為4239.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5%。而中石油2005年稅前利潤人民幣1756億元,較上年同期上漲36%。
和中石油一樣,中海油今年上半年的利潤也很高。據了解,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稅前利潤為人民幣256.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同時,中海油總公司上半年銷售收入為56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而其2005年稅前利潤為38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0%。2005年銷售收入為888.75億元,增長25%。
三大石油公司的另外一家中國石化的利潤也不低。該集團今年上半年實現稅前利潤人民幣299.4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8%。其上半年銷售收入4983.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2005年,中石化稅前利潤為552億元,較2004年的432億元增長了28%。不過中石化集團2005年稅前利潤包括政府給予的一次性補償人民幣100億元。
高油價推動石油公司利潤
中國能源網韓曉平對于“155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并不感到驚奇。他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漲是造成這次石油公司利潤繼續上升的主要原因。”
國家信息中心牛犁也表示,國際油價大漲使得石油公司的暴利在所難免。不僅中國,國外的一些石油公司也是獲得了巨額利潤。
但是,在銀河證券石化行業分析師李國洪看來,高額利潤真正的原因是壟斷。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三大石油公司的高額利潤很明顯和其壟斷地位息息相關。”
韓曉平認為,石油公司的高額利潤至少在短期內還會持續,因為隨著國際油價的高漲,國內油價還會繼續上漲。李國洪也認為,為了和國際接軌,國內成品油在近期還會進行一次調整,這也會使得石油公司的利潤再次升高。
專家建議稅收調控代替價格調控
業內人士認為,國家的現行體制保護了三大石油公司,造成了油價主要受石油公司的影響,價格往往被石油公司所控制。因此,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打破壟斷,如果壟斷無法打破,那么任何層面的改革都只是“紙上談兵”。
李國洪說:“要打破三大石油公司的壟斷格局非常困難,需要政府下很大決心,還涉及多個集團的利益,因此估計短時間內難以完成。”
他認為,“政府應該加快推進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從上游征收高的資源稅來往下游補貼。”政府現在針對石油行業的政策主要是價格調控。
李國洪對記者說,價格調控會帶來很多問題,諸如:去年兩次登陸廣東的“油荒”就是價格調控的惡果。“通過稅收的調控而不是價格調控,才能解決能源行業的各種問題。” “一方面石油公司獲得了高額利潤,一方面煉油業巨額虧損。主要原因是國內稅收政策不配套。”李國洪說。他建議政府應該將價格放開,從征稅方面來調整石油行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