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盜油者離開后,從被盜石油管線中泄漏的原油遺留在現場,附近居民聞訊前來哄搶。
8月9日,盜油者離開后,從被盜石油管線中泄漏的原油遺留在現場,附近居民聞訊前來哄搶。
今天凌晨5點,中石化魯寧輸油處兩條輸油管線遭人為破壞,黑色的原油頓時涌向田間地頭、洼地水溝……與此同時,濟陽縣回河鎮楊家村、孫耿鎮前張村成百上千的村民奔向現場,使用各種工具搶油。據稱,此事導致原油泄漏200噸,中石化各方面損失逾百萬元。
鍋碗瓢盆齊上 村民搶油真忙
上午10點30分,記者一來到濟陽縣回河鎮楊家村,便發現許多村民渾身上下全是油漬。三輪車、拖拉機等各種搶油運油車輛穿梭不息,車上裝著盛有原油的塑料袋、塑料桶……沿著一路油跡,記者很快來到村邊的一處玉米地邊。這里人山人海,長約1公里的田間道邊,全是搶油的村民。
大片的玉米地一片黑色,村民使用鍋碗瓢盆等各種工具把地面的石油舀起來,裝入塑料袋或塑料桶。地邊的水溝內,水面上漂浮著一層油,有村民跳進水溝,把油浸入布條、草束等,然后再擰出來,裝入盆中桶中。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將把收集到的原油賣給附近的小煉油作坊,每公升1塊多錢。
玉米地里面,七八名維修工人正在挖地尋找管道受損處。
中午12點左右,記者來到孫耿鎮前張村。一條長約2公里的田間道路上全是油漬,兩邊溝洼的水面上漂著原油。數百村民還在忙活,一桶桶、一袋袋的原油被運進村內,堆放在墻根。“這么一回有人能弄四五千元呢!”一位村民羨慕地告訴記者。
投產不到倆月 管線屢遭鑿孔
事發后,中石化魯寧輸油處工作人員很快趕到現場。負責人蘇先生告訴記者,這兩處原油管道均系人為破壞,經過回河鎮的是377管線,經過孫耿鎮的是325管線,從臨邑將石油輸往濟南煉油廠,是通往省城的能源大動脈。其中多半石油是從中東進口的,還有一部分來自勝利油田。兩處管道被鑿開后泄漏的原油約200噸,公司因此遭受的各種損失逾百萬元。
蘇先生介紹,凌晨5點左右,管線設備控制中心自動報警,工作人員馬上停止輸油,相關人員來到兩處事發現場時,村民們已蜂擁而至開始搶油了。
另據工作人員馮先生介紹,這兩處輸油管線今年6月28日才投入使用,但在濟陽境內新市至崔寨30多公里的范圍內,已遭遇鑿孔盜油事件30多次,管線被鑿開40多個眼。中石化公司累計損失原油共約數百立方米,加上對污染地面的補償、停產維修費用等,公司已經損失數百萬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