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表示,要在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并宣稱將成立新的行業談判團隊,利用中國強大的購買力,爭取更低的價格。
商務部負責貿易工作的副部長魏建國表示,中國將參照今年的鐵礦石統一談判模式,“盡快”啟動原油、氧化鋁、銅精礦等商品的聯合對外談判機制。
魏建國的言論反映了中國的一種信念,即作為許多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市場,中國應該在定價方面擁有更大影響力。
中國工業經濟的迅速增長,已將很多原材料價格推至歷史高點,特別是鐵礦石、銅和鋁等大宗商品。
自2005年起,在中國就一直積郁著一種不滿情緒;當時,全球大型鐵礦石生產商在與日本和歐洲的談判中,成功推動鐵礦石漲價71%。盡管中國是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但沒有參與談判,只能被迫接受定價。
今年,中國組織了一個行業團隊參加鐵礦石價格年度談判。盡管這個團隊沒能設定基準價格,但總算較好地保持了團結,這對各自為戰的中國鋼鐵業來說還是首次。
麥格理證券(Macquarie Equities)駐倫敦的大宗商品分析師吉姆•列農(Jim Lennon)表示,中國只是努力在做日本在許多資源領域已經做了很多年的事。
中國普遍存在的短期買賣心態,加上處理長期合同經驗不足,導致許多中國企業依靠現貨市場獲取資源商品。在過去4年中,這種戰略的代價極為昂貴,在此期間,供應緊張使現貨價格超出了日益上漲的合同價格。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