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凌晨,一艘裝載近千噸原油的油輪,航行至靠南岸區峽口鎮的長江木洞段一處多礁石水域時,突然觸礁劃破底艙,江水灌進船艙。
海事部門緊急出動援兵,消防隊嚴陣以待,百余營救人員將油艙內近千噸凝固的原油用水蒸汽加熱,降低粘稠度后,用油泵吸到另一油輪上。
到昨天下午3點,原油安全轉移。全程指揮營救的重慶海事局書記何愛平說:“整個搶險奮戰40小時,沒一滴原油泄漏,這場長江保衛戰是成功的!”
底艙進水船向左斜
5月2日,南京某公司的油輪“新平江1003”裝載了937噸原油,從湖南臨湘出發,逆長江而上,擬取道重慶去瀘州。
3日凌晨1點左右,油輪剛經過長壽,進入多礁石水域“搬針梁”,船底突然發出“咣咣”聲,船身劇烈震動了幾下,15名船員意識到“船觸礁了”!
經緊急檢查發現,情況雖不是最糟糕的,但左舷后部的3、4號空氣隔離艙被掛破,左舵也被卡住。所幸油艙未受損。
此船一共有8個空氣隔離艙,3、4號空氣艙很快被江水灌滿,船開始向左歪斜。
木屑塞住船底裂口
報警!重慶海事局啟動應急預案,書記何愛平立即趕到GPS指揮中心指揮營救。工人們打開特殊通道,下艙開啟兩臺抽水泵,迅速向外排水。讓大家高興的是,水一點點減少,抽水速度比進水速度小!
1點50分,朝天門海事處派出兩艘快艇趕到現場施救。“看到裂口啦!”底艙里傳來歡呼,裂口是個拇指大的洞。大家立即將準備好的大量木屑、棉絮塞住裂口,漏水被控制住。
接到通知的拖輪“重慶809”趕到,在兩艘海巡艇護航下,拖輪綁著出事船逆水拖離33公里,到中窯危險品錨地進一步進行處理。
船安全了,但原油是危化品,如何安全轉移?接到險情通知后,附近的航道、消防部門嚴陣以待,做好應急準備,各部門及航船公司派出員工,共有百余人營救。
100℃蒸汽“蒸”軟原油
油輪的油艙也分為8個小艙,都裝滿了黑稠稠的凝固態原油,怎么轉移粘稠的原油呢?每個油艙的“Z”字型加熱管立即派上用場,工人將加熱到100℃的蒸汽送進循環加熱管,高溫慢慢“蒸”軟了原油,成為液態油。
晚上11點,兩臺油泵轟隆隆開始工作,將油吸到公司派來的另一艘空油駁上。到昨天下午3點,原油安全轉移。
昨天,記者多次努力,聯系上“新平江1003號”的船長。
這名中年男子操著不標準的普通話,滿含疲憊的嗓音中夾著些許欣慰:“原油轉移很順利,估計破損船要回廠修理。我們的船員都是有經驗的重慶船員,川江上這種事兒(指觸礁)太多,小看不得。”
新聞資料
觸礁水域是川江鬼門關
搬針梁,長江長壽段和木洞交界處的礁石,形似以前漁民打魚用的搬針得名,是川江上的“鬼門關”之一。前年10月,航道工程局曾用環保炸藥炸除包括搬針梁在內的14處礁石的礙航部分,但該水域大小礁石眾多,仍需謹慎駕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