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已經同吉林省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建設吉化1000萬噸/年煉油、百萬噸級乙烯等項目,完成成品油質量升級。因經營業務日益趨同,中石油與中石化之間的競爭也逐漸激烈。謀劃更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布局,已成為兩大公司的戰略需求。
為加大下游煉化短板的發展,中石油最近在煉化項目上頻頻發力。就在本月初,中石油剛剛通過了中石油錦西石化分公司1000萬噸/年煉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表示,從傳統意義上講,擁有大慶油田的東三省是中石油的地盤。對當地煉化企業的升級,一方面可以滿足當前我國對石化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中石油此番布局可以加速形成同中石化之間鏈條化的競爭,獲得更大收益。中石化是我國最大的煉化企業。
針對兩大石油公司煉化板塊虧損加大,韓曉平表示:“有需求就應該上馬,石油企業煉化虧損要看怎么分析,單獨核算當然是虧損的,但如果從整體來看,兩家公司都是盈利的。”
據了解,中石油早在2006年就初步定下計劃,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1800多億元,全面推進煉油化工重點工程建設。目前,中石油在大連的煉油基地——大連石化產能已達到每年2050萬噸,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煉油廠;其在廣西欽州的千萬噸煉油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53億元,年加工蘇丹原油1000萬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