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沒有跡象顯示需求反彈,但由于市場預期景氣好轉等因素,紐約原油價格12日上漲并突破60美元一桶,創過去6個月以來的高位記錄。由此,市場對于國內成品油價格將于近期再次上調的預期進一步加強。能源專家表示,上周漲價傳聞未實可能是有關部門出于對穩定國內經濟環境的考慮。但鑒于距離上次成品油價格調整時間早已超過30天,且國際原油價格變化幅度已超過4%,國內成品油價近期上調只是時間問題,但具體幅度還很難預測。<<<欲知更多精彩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進入
根據國家發改委5月8日公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國內成品油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國家發改委上次調整國內油價是在3月25日,當時紐約商交所的原油價格大約在每桶43美元左右,國內汽柴油零售價分別上漲290元/噸和180元/噸,漲幅分別為5.3%和3.7%。
按照《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國家發改委近期已可隨時對國內的成品油價格進行上調。
隨著國內大部分地區成品油批發價已被推升到國家政策允許的最高點,針對近期成品油上調呼聲的增多,今年第三輪成品油調價已是山雨欲來。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表示,如果國內成品油價已經符合調整的條件,那么國家發改委就沒有理由不按照定價機制進行調價。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表示,如果國際原油價格在不斷變動,國內成品油價格變動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動將成為一種常態,不會太頻繁,但也不會好幾個月不動。但業內人士同時表示,國內油價調整的具體時間和幅度難以計算,《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的“超過4%就可調油價”為以后預留了很多空間,即“可上調”并不表示一定要上調。
昨天,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近期發改委上調成品油價格的預期給予了肯定,但他同時表示,目前上調油價還差點火候。韓曉平稱,當提價因素全部滿足的時候,發改委一定會按照新政調整油價,可由于4月中旬國際油價曾出現回調至較低價格,由于并未有明確的計算標準,距離連續22個工作日超過4%的標準未必達到。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正是農業用油旺季,由于國家可能擔心油價提升后會提高相關行業的生產成本,而引發其他連鎖反應影響經濟回暖,增加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所以有關部門在上調成品油價錢的時候“暫緩了一下”,頗顯猶豫。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