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石油),這個一直在為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第四大石油集團而努力的地方石油企業雖然擁有著難能可貴的石油勘探開采權,但仍然不能逃脫原油資源匱缺的命運。
近期,延長石油正加緊收購兼并、擴大生產線以及開發新項目。其在加緊獲取海外油田的同時,還有望爭取到較大額度的原油進口配置指標。
原油資源匱乏的困擾
延長石油發行的20億201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對于資金密集型的石油行業來說,并不算是個大數目,但卻能助其解決目前為尋找原油資源的資金需求。
據了解,目前我國石油探礦權和采礦權實行許可證授予制度。國務院批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長石油分別享有陸上和海上石油勘查、開采的專營權。發放方式為行政審批制,審批機構是國土資源部。
雖然延長石油擁有讓國內其他石油企業垂涎的原油開采權,但這一塊原本少得可憐的資源,現今幾被開發殆盡,使得延長石油一直以來都在為挖掘老油井潛能而努力。
根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字,全國陸海總沉積盆地面積是550萬-600萬平方千米,目前已被三大石油公司登記了435萬平方千米,余下的大都是不被看好的區塊。據悉,在之前的全國石油天然氣探礦權和采礦權登記面積中,延長石油僅占了2.4%和0.6%。
“在我國石油上游領域,三大石油集團占據著絕對市場,延長石油只持有一點份額,而剩下的百余家小石油公司既無勘查資質,也無采礦權,只能有償借用三大石油集團的資質。”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延長石油的資源一步步被開采,尋找新的油源成為當務之急。
據延長石油相關負責人介紹,油井產油量縮減數倍的現象在延長石油比比皆是,幾年前產油量在3萬噸左右的單井,現在多數減少到只有0.8萬噸。
因中石油長慶油田與延長油田鄰近,延長石油在國內老領地擴張資源乏力,由于兩家油田在吳起、直羅和定邊等多個采油區塊相互交叉,一家發現了石油,雙方爭相進入,以獲得開采先機,最后造成了不合理的開采,人為造成資源的浪費。
海外尋油的兩條路
當尋找原油資源在國內遇到瓶頸,延長石油就將眼光投向了國外原油市場。希望通過爭取到較大額度的原油進口配置指標,以及收購海外油田,來獲取上游資源。
1月13日,香港上市公司中聯能源公布,延長石油收購其15%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延長石油董事長沈浩等兩高層已進入中聯能源董事會。
中聯石化董事長許智明和他所掌管的中聯石化擁有馬達加斯加四塊油田。2008年,中聯石化與延長石油等簽訂協議,合作開發馬達加斯加3113油田。中聯能源公布,延長石油向許智明持有的GoldenNova公司收購9.17億股中聯能源股份,相當于中聯能源發行股本總額的15%,成為僅次于許智明的第二大股東。
除了馬達加斯加項目,之前在16個國家和地區企業參與的投標中,延長石油還獲得了在泰國石油天然氣L31/50陸地勘探區塊的勘探開采特許經營權,也是其首次擁有國外獨資經營權。
與此同時,延長石油還有望近期爭取到較大額度的原油進口配置指標,從而獲得進口原油,以緩解上游資源匱乏的難題。
長期以來,由于原油進口權沒有對地方及民營企業放開,地方煉油企業只能享受到國有公司少量的原油配置指標,大量不足只有從海外進口燃料油資源以及劣質高硫原油補充,燃料油作為加工原料收率低于原油,最高為60%-65%,稅率按成品油征收,成本將直接增加35%。
爭取到較大份額的原油進口量,對于油源趨于匱乏的延長石油無疑是雪中送炭。
擴建加油站拼搶零售市場
除了在上游市場付出的努力,延長石油在成品油市場也試圖擠得一席之地。
“2010年,在加大勘探力度、拓展資源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拓展西南成品油市場,加強與殼牌等企業合作,爭取在陜西省內和四川省運營加油站達到百座,穩固終端網絡建設。”延長石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公司還計劃向華東地區擴張,只要國家政策不變,公司不怕競爭,爭取在未來幾年內,延長石油自己零售的成品油比例達到50%。
根據延長石油提供的數據,2010年,延長石油全年生產原油1121萬噸,同比增長3.56%。全年累計銷售各類油氣產品1135.82萬噸,同比增長了15.64%。
“雖然存在資源問題,但企業目前還是呈現增勢發展,所以獲取穩定的上游資源,并實現在下游市場的穩定銷售,是保持企業業績持續增長的關鍵。”延長石油上述負責人說。
同時,延長石油還在謀劃著在資本市場拓展更多的發展空間。“目前,延長石油集團旗下有兩個上市公司,由于受體制限制,總體上市的條件還不具備,但我們計劃公司旗下將形成一批二級上市公司,至少五個。”上述人士稱。
但是,在中國三大石油集團的強勢包圍圈里,延長石油的路還是很難走。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