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元快速走強,及投資者擔心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或將放緩等因素影響,5月3日以來國際油價連續下挫,目前跌幅已逾20%。有關專家預計,本次國內油價調整力度可能較大。
從紐約原油交易市場數據來看,主力合約7月原油自5月3日創下89.77美元/桶的兩年新高后快速下跌,目前最低達到71.41美元/桶,跌幅超過20%。而6月原油更是跌破70美元/桶大關,達到67.90美元/桶的低點。有網友開玩笑地稱,“國際油價開始遭遇中國A股行情?”
萬聯證券分析師王橋表示,此次國際油價的快速下滑主要因素是美元走強。在歐元兌美元連創新低的同時,美元指數也在不斷地刷新高位,目前美元指數已創下87.45的兩年高位。此外,投資者對歐洲經濟的擔心也是油價快速下滑的重要因素。
王橋告訴本報記者,受需求下滑的影響,預計近期國際油價不會進入反轉行情。目前,歐洲經濟下滑預期加大,美國在經濟刺激政策方面暫時也不會有大的動作,眾多因素影響了原油需求。
“現在油價太貴了,都不敢開汽車去上班”,在外企工作的朱先生告訴記者,“現在97號汽油每升要7.36元,93號汽油要6.8元,動一動車就意味著幾十元的開支”。聽到國際油價連創新低的消費,朱先生盼望國內油價能夠盡快下調。
我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從5月4日起,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大幅回調。不到兩周時間,原油價格就從86美元/桶迅速下滑到了70美元/桶以下,因而5月17日國際三地原油均價變化率已為3.59%,“這已接近政府下調汽柴油價的基本條件。”國金證券研究員劉波說道。
據業內人士表示,5月17日三地的原油均價為74.48美元/桶,倘若后期維持這一價位,理論上三地原油變化率會在6月初跌破-4%,屆時成品油的下調窗口便開啟了,“至于是否有下調,還需繼續關注原油后期走勢以及三地變化率的情況。”
王橋表示,目前國內油價下調“拖時間但不拖價格”,預計本次下調的幅度將比較大。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國內油價下調并沒有那么簡單,“成品油價并不單純與國際油價聯動”,雖然國際價格變化和企業生產成本是考慮因素之一,但國內市場供求關系、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及國家能源安全也是另外需要考慮的因素,“因此,下調多少或下調時間還是個未知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