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資源類海外并購屢遭挫折的態勢至今非但沒有改變,反而越來越明顯。今年以來,幾大油企的海外并購項目再遭挫折。
5月份,中國海油在參與安哥拉石油項目競購過程中,遭到印尼國家石油公司的無端擠壓,最終決定撤銷此次競購。6月份,中石油在參與競標加拿大西部峻嶺油區頁巖氣項目過程中,因受到合作方的強勢限制而最終放棄了此計劃。
我國資源類海外并購的效益情況也不能令人滿意。國家審計署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披露,至2009年底,中化集團投資開發的6個海外油氣田項目中,有2個項目雖盈利但未達到可行性研究的預期目標,累計凈現金流比預測少1.33億美元;有3個項目累計虧損1526.62萬美元。
對此,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表示,海外投資經驗不足、決策失誤導致國內油企在海外投資項目上頻頻失手,虧損嚴重。加上有些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缺乏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約束,存在權責不分等亂象,進一步加劇了海外投資的低效率。同時,海外項目報價偏低往往導致利潤過低,甚至虧損。而對海外投資環境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報告過于粗放,易造成決策失誤。此外,制度上權責不明確,投資損失無人承擔的弊病,也影響到國內油企的海外并購決策。
另據《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指南》統計,2010年,國內三大油企大規模的并購行動金額超過300億美元,約合近2000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占同期全球資源類并購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