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天然氣價格的上調為天然氣的進口掃平了最后的障礙,我國正通過多個渠道拓展天然氣進口來源,西北、西南、東北三大油氣通道建設布局基本完成。近日,中國相繼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簽署了天然氣方面的協議。
兩協議外購200億立方天然氣
9日,中國同烏茲別克斯坦達成協議,將從烏茲別克斯坦購買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有消息稱,中國還將與哈薩克斯坦合資興建新的輸氣管道,屆時將有另外的100億立方米天然氣輸往中國。僅僅上述兩項購置的天然氣數量就占到中國在中亞輸氣管道承載量的一半。
12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簽署《關于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設計、融資、建設、運行原則協議》。根據協議,中哈雙方將合作建設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工程,并探討通過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將里海地區天然氣資源向中國出口的可能性。
中哈天然氣管道是中亞天然氣管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線建成后,其供應量預計將達到現今我國天然氣供應總量的20%~30%。目前正在中國訪問的薩姆魯克-卡茲納國家主權基金理事會主席卡伊萊特·科林姆別托夫透露了項目的最新進展。
卡伊萊特·科林姆別托夫稱,通過并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在哈薩克斯坦曼吉斯套油氣股份公司項目上成為了戰略合作伙伴。用以連接經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中國的天然氣輸出管線前期準備文件工作也已完成。
除了管道建設,另一個在薩姆魯克-卡茲納國家主權基金監管下的項目:聯合化學公司同中石化在阿德勞還將建設一家超過10億美元的集合天然氣化學系統。
三渠道進口戰略布局
“為了達到2020年天然氣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需求10%的目標,必須加快國內價改,加大進口力度”,里海地區的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國家都擁有巨大的天然氣儲量,哈薩克斯坦還是石油、天然氣、鈾、金屬等能源的穩定供應商。多元化的油氣資源進口將在今后緩解氣荒局面。
目前,我國西北、西南、東北三大油氣通道建設正在不斷完善,布局已經基本完成。西北通道已建成中亞天然氣管道一期工程及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工程。西南通道建設方面,中緬天然氣管道建設是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的重要線路,全長2806千米,計劃2015年建成投產,年輸氣能力120億立方米。東北通道建設方面,資源來自于俄羅斯遠東地區;中俄原油管道及中俄天然氣管道工程正在建設,未來主要供應東北地區市場,滿足當地油氣需求。
有能源專家擔心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過高隱藏風險,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運表示,我國大部分管道天然氣進口局限在周邊幾個國家,面臨的風險會更大。
美國能源部官員考察新奧集團創新能源技術
美國能源部高級研究項目署長Arun Majumdar一行訪問國內領先的清潔能源企業新奧集團,考察了新奧集團在清潔能源領域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
Arun Majumdar在新奧集團先后參觀了集團能源創新體驗中心、新奧光伏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新奧科技煤基能源生產零排放技術試驗中心的中控室以及生物質能研究室等,并通過深入交流對新奧的系統能效技術和未來能源生態城建設規劃有了全面的認識。其中,新奧在光伏硅基薄膜太陽能方面的取得的成就引起了Arun Majumdar的高度關注。
Majumdar署長此行是繼去年7月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來訪新奧后,美國能源部領導對新奧的又一次深入考察,旨在調研一年來新奧在清潔能源領域取得的進展。經多實地參觀考察,Majumdar署長一行人對新奧在能源創新方面做出的努力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期待再次交流來訪。
作為國內清潔能源領域領先的知名企業,新奧集團的研發團隊,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掌握了世界上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最高的核心技術。此外,新奧生產的5.7m2硅基薄膜電池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憑借世界領先的光電轉換率,每一片超大的5.7m2的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可以產生超過500w的清潔電力,使客戶可以較低成本快速建設大規模光伏電站。
6月2日,新奧集團旗下的新奧光伏有限公司成功中標內蒙古5兆瓦國家“金太陽”太陽能示范電站項目,為項目提供所需的5.7m2雙結硅基薄膜組件、配件產品及其他相關集成服務。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硅基薄膜光伏電站項目。
分析人士認為,新奧此番中標,表明5.7m2光伏組件的制造和集成電站解決方案對于大型電站項目客戶具有顯著的優勢,也證明新奧太陽能源的產品和光伏解決方案已獲得市場的普遍認可。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