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二屆中國石油石化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石油石化行業將進入產業轉型的關鍵期。白頤同時表示,“十二五”期間,石油石化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調結構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目標是實現中國石化行業的“由大變強”,并應對來自國際市場的競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工信部6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前4個月相比,5月份國內石油和化工行業運行總體呈現出放緩態勢。油氣生產仍較快增長,但重點大類化工產品的生產增勢有所放緩;多數企業反映效益情況不佳,需求難以消化成本壓力。
一季度,在國內宏觀經濟高速增長拉動下,石化行業總產值突破1.8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但必須看到,產能結構性過剩、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集中度低、節能環保壓力加大、市場體系不夠健全等結構與調整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行業由大變強,越來越現實地擺在全行業面前。
我國石化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產品供應已經由“整體數量短缺”轉變為“結構性短缺”。一方面是開工率不足,另一方面是下游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細化學品領域高端產品短缺,產品需要進口。形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石化行業原料供應受到多重限制,行業集中度仍然偏低,高端產品差異化程度較低,落后產能仍占較大比重,產業競爭力不強,部分行業缺乏更有力的監管和引導。
據悉,“十二五”期間結構調整核心任務是,發展高端石化產品,以差異化、高價值的產品技術引領發展,實現原料多元化,加快國際化進程。
白頤預測,“十二五”期間,石化各行業將呈現不同的發展特點。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及中間體、新領域精細化工、新能源產業等成長性行業,仍將擴大規模,增加品種,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省蓧A、橡膠、化工、傳統精細化工等成熟性行業,繼續進行產業結構優化,提升質量和水平,保持競爭優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