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商品率92.61%,輕油收率80.41%,高附加值商品率90.2%;2009年全年加工原料油830.87萬噸,生產各類商品769.44萬噸,營業收入326.59億元,實現利稅111.41億元。截至目前,海南煉化加工噸原油利潤名列千萬噸級煉油企業前茅。
海南煉化,宛如北部灣的一顆明珠,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這座誕生于21世紀的新型全加氫型煉廠,其本身就是中國石化調整產業結構的產物,代表了煉油企業未來發展方向。
走進海南煉化,感受最深的是其與生俱來的先進工藝。
80.41%:全加氫型煉廠輕油收率最高
進入廠區,首先會被其精巧所吸引,常減壓、催化裂化、渣油加氫等16套裝置布局緊湊。
“在設計工藝上,海南煉化是我國第一套單系列800萬噸/年煉油裝置,采用全加氫工藝流程,汽柴油質量達到國3標準,其中輕油收率80.41%,高于中國石化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 海南煉化副總經理韓劍敏說,“按照海南煉化的加工量,輕油收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每年能增產7萬噸左右的輕質油。”
隨著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理順,海南煉化的競爭優勢充分顯現。
圍繞“選擇合適的原油,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賣出好價錢”的目標,海南煉化挖潛增效的事例比比皆是。
2009年,國際市場高低硫、輕重質原油價差發生變化,海南煉化調整原油結構,增加低硫、輕質原油的采購量,采購比例比2008年提高6.5%。
今年初,原油價格低位徘徊,海南煉化利用檢修時機大幅增加原油庫存量,2月庫存最高達72.6萬噸。隨著原油價格逐步上漲,他們不斷降低原油庫存,5月達到最低33萬噸。之后又及時根據原油價格上漲情況增加庫存,6月庫存維持在60萬噸左右的高位。上半年僅優化庫存就增效9248萬元。
2009年,華南市場汽油需求旺盛,汽柴油凈價差維持在551元/噸,海南煉化將柴汽比由2008年的1.41降低至2009年的1.29,今年又降至1.22,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增效作用十分明顯。
同時他們還根據市場價格變化,調整操作條件,多產聚丙烯。僅此一項,6月比5月增效3179萬元。
海南煉化結束了海南人民靠“舶來油”為生的歷史,產品不僅滿足海南和廣東市場所需,還銷往我國香港,出口新加坡等地,讓更多人用上了中國石化的清潔油品。
39個月:建成投產后連續運行周期最長
今年,海南煉化開始了投產后的第一次停產檢修。
2006年9月28日正式投產后,實現39個月的長周期運行,海南煉化創造了新紀錄。
“一個企業就像一臺機器,要運轉良好,除了維護好硬件設施外,還需要良好的管理體系。” 海南煉化發展與計劃部主任趙聚德表示。
海南煉化優化生產經營管理體系,對原油采購量、裝置加工量、測算產品收率、裝置中間物料的流向、產品半成品庫存等指標進行調整,每周制作測算周報,跟蹤國際油價及時調整方案。
他們還強化工藝運行管理,完善監控、通報和分析生產裝置運行狀況的各項工藝管理制度,對裝置原料組織、產品性質、大型機組運行狀況等及時剖析、總結,利用MES軟件對全廠工藝卡片執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統計分析。
特別是在RDS裝置運行中,為延長催化劑的“青春期”,對反應器溫度、壓降和脫硫脫金屬效果進行嚴格監控,有效延長了催化劑的使用壽命,運行周期同比增長兩個月。
“海南煉化的特點是單系列、直供料、中間罐容小,裝置‘慣性’大,任何一套裝置出現波動或故障,都直接影響全廠生產的穩定。” 海南煉化運行部副部長燕慶貞表示,他們從強“三基”入手,做強做實單元,使運行單元成為實實在在的“三基”工作的基本單位。
他們先后為8個運行單元配備了工藝、設備、安全工程師,充實了各單元技術力量,全面梳理業務流程,修訂完善管理制度350項。
海南煉化傳承石油石化傳統,讓員工“靜下心、扎下根、撲下身”,每當遇到災害天氣或裝置突發故障,短時間內召之即能來,來之即能戰,戰之即能勝。2009年8月12日晚,當“天鵝”臺風中心(風力12級)經過洋浦時,員工韓學武頂著狂風暴雨按時巡檢,及時發現了常減壓裝置一處法蘭因遇雨水溫度驟降而泄漏著火,經及時處置,避免了裝置停工。
零:自用燃料油降到最低
藍天、白云、沙灘、海浪……風光旖旎的海南,風景如畫,游人如織。
在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大背景下,煉化企業能否實現企業與環境和諧發展?
答案是肯定的。海南煉化從建廠以來,本著“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的理念,加大節能減排力度,能耗指標連年下降。
海南煉化節能降耗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自產燃料氣全部利用的前提下,已實現“零”燃料油的運行模式。
他們通過優化燃料管網運行,完善火炬3套點火系統,徹底熄滅火炬長明燈,每月降低燃料氣消耗700噸,每月增效168萬元。
另外,由于海南天然氣供應不足,海南煉化常減壓、加氫裂化、動力鍋爐3套裝置原設計加熱爐選用油氣聯合燃燒器。2009年9月,海南煉化經多方協調,爭取到外供天然氣供應量不低于60萬立方米/天,同時,通過對加熱爐一系列技術改造,海南煉化加熱爐目前已實現全燒天然氣,將自用燃料油降到最低,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
談到節能降耗,海南煉化人如數家珍:余熱鍋爐定期進行紅外熱成像檢測,完善系統保溫280處,減少高溫部位熱量損失;各裝置全部采用直供料,杜絕中間罐區轉輸,減少熱量損失;煙機、余熱鍋爐、余熱蒸汽發電機組等節能設備同步運行率達到100%;對5臺大型往復壓縮機實施無級氣量調節改造,年節電3600萬千瓦時……
數據顯示,2009年海南煉化煉油綜合能耗為69.43千克標油/噸,比設計值降低15.37個單位,比上年降低5.05個單位,比考核指標降低3.07個單位;節約標油2.52萬噸,增效6292萬元。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煉油綜合能耗進一步降至65.37千克標油/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