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業務是華潤集團在第二個戰略期發展起來的一項新興業務。6年前從零開始,到2008年已經達到上市規模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已在全國18個省71個城市成立了73家企業,居民用戶數超過1000萬戶,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燃氣運營商。2010年首8個月,銷氣量近40億立方。從無到有,從非上市到上市,從弱到強,華潤燃氣用短短6年時間,走過了競爭對手20年的發展歷程。
萬事開頭難
2003年,華潤石化提出將石油批發貿易業務向城市燃氣行業轉型的設想。但這個領域對華潤來說實屬陌生,城市燃氣屬于公用事業,牽涉千家萬戶,地方政府怎么放心交給一個“門外漢”來做。同時,中華煤氣、新奧等燃氣公司已在國內有十多年的經驗,占有主導和優勢地位。為此,是否進入城市燃氣行業,華潤內部意見分歧很大。
尋找項目的難度之大也超乎想象。當時負責燃氣業務的同事去拜訪某地開發區招商局時,不僅見合作方費了很大周折,而且見到后,對方沒有讓座、沒有倒水、態度傲慢,場面極為尷尬。但憑借華潤集團的實力和品牌優勢,經過艱苦努力,華潤燃氣最終獲得投標蘇州燃氣項目的機會。當時,對于華潤燃氣的同事而言,撰寫短短的幾頁標書,也是難度重重,因為以前他們沒接觸過,真是“抄都能抄錯”。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4年1月,蘇州公司正式運營,成為華潤燃氣的第一家項目公司,由此邁出了向城市管道燃氣業務進軍的關鍵一步。
市場制勝的“三大法寶”
此后,華潤燃氣憑借“三大法寶”,在強手如林的燃氣市場突出重圍,后來居上。
“法寶”一:各地政府和合作伙伴的認同。
華潤燃氣始終堅持超越利潤之上的追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無錫華潤燃氣自成立以來,已為全市16萬用戶進行了天然氣置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主動減輕市民負擔,承擔全部費用共計1億多元。為此,無錫市政府評價說,“嫁女兒”選對了“親家”,無錫燃氣公司和華潤的合作,創造了公用事業單位改制的成功典范。
華潤燃氣負責項目投資的專職人員不到20人,還不及主要競爭對手的三分之一,但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他們,是因為華潤燃氣有一個龐大的“編外”項目投資團隊,就是各地政府和合作伙伴,他們的贊譽、認同和宣傳產生了強大的示范和帶動效應。云南的昆明、四川的瀘州、宜賓、內江、以及山東的滕州、兗州、東營等眾多項目,都是合作伙伴幫我們推動成功的。
“法寶”二:海納百川的文化。
華潤燃氣總部共有86人,來自23個不同單位,盡管有著不同的背景和經歷,卻能和衷共濟。其中的“秘訣”在于華潤燃氣用事業凝聚人心,能夠尊重、包容不同理念,吸納各種優秀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2009年,國際知名公司翰威特對華潤燃氣的員工敬業度調查結果顯示,員工敬業度超過當年最佳雇主。最近,華潤集團開展的對華潤燃氣組織能力診斷發現,無論是在員工認可度還是組織可靠度方面,華潤燃氣均處于“健康”狀態。
“法寶”三:充滿活力、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
在過去的幾年里,為了獲取項目,華潤燃氣的經理人不辭勞苦,奔波于祖國的大江南北,磨破嘴,走破鞋,屢敗屢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早在2003年,華潤就開始和鄭州燃氣集團洽談,當時鄭州燃氣對華潤參股20%都持反對態度。期間反反復復,一波三折,但潤燃氣始終沒有放棄,以真誠、執著和業績感動對方。隨著華潤燃氣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7年后即2009年,鄭州燃氣主動拋出“橄欖枝”,并由華潤控股80%成立合資公司。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華潤燃氣篳路藍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用短短的6年時間,演繹了一個行業快速擴張的傳奇故事。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