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夏簡易)10月25日,一批原產韓國4780噸的燃料油從新加坡籍油船“GOLD ENPROGRESS”上卸裝到廈門海滄博坦油庫,將全部用于廈門及周邊港口的保稅油供應業務。這標志著廈門海滄港進口燃料油業務在中斷兩年后再次恢復。這
也是2007年來廈門港單船進口量最大的保稅燃料油。為服務保稅油進口業務,海滄檢驗檢疫局制定了工作預案,采取提前報檢以及人等船等方式,確保保稅油船在靠泊一小時內即可卸載燃料油。同時海滄局還主動聯系口岸部門、檢測部門提前做好通關協調工作。“這次我們嘗試保稅油供應業務,主要得益于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
據進口商中石化浙江舟山公司業務部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國有資質從事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供應企業共5家,該公司是其中一家。2009年,國家為做好保稅油市場供應,同意上述5家公司在全國跨區域開展連鎖經營。除此之外,廈門日趨壯大的港口環境和海滄石油交易中心的運營也為保稅油交易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位列全球前二十,近年來,隨著廈門組合港區不斷建設發展及外貿業務量迅猛增長,國際航線不斷增加。
“以海滄港為例,每周靠泊的國際船舶就近40條。”業內人士介紹,燃料油以保稅方式進口較一般貿易可至少節約成本20%。保稅燃料油不僅可供應國際航舶,還可供應在廈門港靠泊的臺灣小額貿易船舶。如果能得到市場認可,“保稅油供應前景不可限量。”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