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調價后,國家規定的批發最高限價的平均價大約是 7180元。 但是,至今的市場局面是,國內某主營柴油批發平均價從調價前7370元又漲100元,達到7480元,呈批零同價。社會批發企批發平均價從之前的7480元又漲300元,達到7700元,超零售最高限價300余元。
這次調價后,國內實際批發價未象以往一旦調價就跌價的“見光死”,各市場仍是一派“批發超價、零售限售”的局面。原因可能有以下:
1)需求出現了持續性放大。據了解,第三季度,全國柴油月平均銷售量比上半年月均增長7%,同期,產量僅增長了3%;10月份主營銷售企業的銷售計劃大部分超額,有的甚至超過20%,造成了階段性的資源不平衡,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的經濟向好對能源需求的擴大。2)限電發電造成的政策性用油增加,尤其是,江浙與山東等地區這些油品消費主要地區,發電需求更為明顯。3)當前80美元以上的國際油價仍對市場仍有調價預期作用,資源擁有者并不積極出貨。
“批發超價、零售限售”的局面是否可以緩解?取決于以上3項因素的變化。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