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驅是發展之本,是長遠之計。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大慶油田采油四廠通過精細水井注水結構調整、精細油井措施挖潛、精細開發生產管理等舉措,走出了一條水驅精細開發之路。
截至11月15日,已經開發44年、累計為國家生產原油2.8億多噸的大慶采油四廠,仍然保持年產原油400萬噸以上的生產能力,水驅產量比例達到70%以上。
抓住源頭:精細注水結構調整
水驅,注的是水,驅的是油。因此,注水是油田開發的源頭,注水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原油開發效果。
2005年起,杏北開發區開始步入特高含水開發階段,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油層動用狀況不均衡。如何將剩余油驅出,是擺在采油四廠開發技術人員面前的現實問題。
“水驅攻堅戰,要看細工夫”。今年年初以來,為了最大限度提高油層動用程度,采油四廠開發技術人員首先進行了分層注水現狀調研,深入研究和完善特高含水開發期細分注水標準,確定了“666”細分注水目標,并通過加細全井分注層段、優化組合油層、合理設計配注強度,使注水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
談起細分注水,地質大隊開發室主任單峰深有感觸:“截至10月底,采油四廠已執行了292口井細分注水方案,實施592口采油井見到較好效果,日產油量增加219噸,綜合含水下降0.8個百分點。雖然今年的工作量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但當看到方案實施后見到的喜人效果,更加堅定了我們搞好精細注水的信心?!?/p>
對癥開方:精細油井措施挖潛
在采油四廠,地質大隊開發室全面負責水驅開發工作。開發室共有6個組34名技術人員,他們不僅負責全廠2393口水井的注水方案調整工作,還負責4375口水驅采出井的開發方案編制和實施工作。
為有效挖掘剩余油潛力,這個廠開發技術人員對油井施行了“一井一工程”開發模式。他們對每口油井認真進行調查分析,掌握剩余油潛力,并針對各個井實際狀況,制定切實有效的開發方案。
壓裂是開發技術人員經常采用的一種油井挖潛措施,可隨著開發的不斷深入,油井壓裂選井選層的難度不斷加大,增油效果不斷降低。針對這種情況,采油四廠開發技術人員盡量把挖潛工作做精、做細,逐步摸索總結出“超前培養、精心選井、精細選層、優化設計、強化監督、效果評價、及時保護”的壓裂管理方法,使油井壓裂效果持續改善。
今年年初以來,這個廠通過“一井一工程”開發模式,共實施壓裂、補孔、堵水等挖潛措施185口井,初期平均單井日增油3.3噸,開發效果喜人。
把握關鍵:精細生產管理
精細生產管理是挖掘產量效益的有效手段。采油四廠結合大慶油田持續穩產新形勢,從精細生產管理入手,向管理要產量要效益。
為加大油井精細管理力度,這個廠對高產井給予特殊“關照”,制定完善了高產井管理辦法,對高產井實施責任承包制,成立了專項管理小組,將單井產量按日產油“10噸、8噸、5噸”實施分級管理,建立單井檔案,并建立“日跟蹤、旬對比、月總結”制度,強化動態分析,及時跟蹤調整,做到高產井生產情況清、地下形勢清、變化規律清、調整對策清,有效控制高產井產量遞減和含水上升速度。
通過精心呵護,這個廠目前的553口高產井,單井日產油由7.7噸上升到8.7噸。
長關井、高含水井、套損井治理一直是老區開發面臨的難題。
采油四廠不斷加大長關井、高含水井、套損井治理力度,使水驅開發步入良性循環。今年年初以來,采油四廠共治理長關注水井28口,恢復注水15.23萬立方米;治理長關采油井113口,恢復產油3.09萬噸。實施控水方案后,172口井的237個高含水層段注水得到有效控制,周圍已有135口特高含水油井見到調整效果,綜合含水率下降1.3個百分點,日產油增加86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