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9日,遼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廠日開井數由年初的595口下降到現在的512口。那些被關停井的產量噸油成本高達2455.8元,盡管在一定時間里日影響產量10多噸,但全廠每天減少成本支出4.2萬多元。
據介紹,這個采油廠打破“有油就開井”的傳統思維,采取間開井方式調整單井生產運行結構,使采油單位節約了大量成本支出。
對于一個勘探開發近40年的老油田來說,單井產量越來越低,產量規模越來越小,操作成本就越來越高,導致油田規模產量與高生產成本的矛盾十分突出。今年,茨榆坨采油廠把保持油井最佳生產狀態作為油井效益生產的切入點,持續開展油井生產結構優化調整。通過細化分析論證,強化方案制定,先后關掉86口負效油井,每天減少成本4.2萬多元。
針對春、夏、秋三季機采井生產耗能低的實際,這個采油廠對低效井和負效井實施“大間開井”管理方式,使那些負效井、低效井變為有效益的生產井。
實際運行中,這個廠按照動態管理原則,對油井生產制度不斷進行合理調整,將34口連續生產的負效油井調整為間開井,對已經間開的64口油井跟蹤分析延長關井周期。
在此基礎上,這個采油廠以提高抽油機平衡率、提高泵效、提高油井合理區比例和降低噸液耗電為目標,做好機采油井生產參數動態調整工作。對于工況不合理區油井,則利用抽油機沖程、沖次調整抽油泵工況,提高合理區比例。目前,動態調變抽油機沖次達167井次,占日均開井數的32.6%,合理區比例超年初計劃13.2個百分點,實施調參油井的泵效提高4個百分點。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