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威脅全球經濟復蘇
市場永遠比預測更有想象力。2010年,大宗商品在瘋狂飆漲了一輪之后,剛進入2011年,就又開始跌宕起伏的演繹。
新年首個交易日,原油、黃金、銅等大宗商品價格普漲,國際油價再創27個月新高,紐約NYMEX原油期貨一度觸及92.58美元/桶的高位。而當市場剛開始高唱2011年“開門紅”時,周二大宗商品價格開始掉頭向下,在美元反彈的影響下,原油、黃金等全線大跌,紐約COMEX黃金期貨下挫44.10美元,跌幅達3.1%;原油期貨下跌2.17美元,跌幅達2.4%;美股資源類個股受累于此發生普跌。
然而,由于普遍看好美國經濟復蘇的前景,分析人士仍然普遍認為,雖然國際大宗商品近期存在調整壓力,但是商品牛市預期仍將延續。高盛等機構對國際油價2011年有望突破百元的預測得到多方認同。
高盛認為,由于原油市場的供應受到限制,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對原油市場需求的增加,國際油價正在回到前期高價的“結構性牛市”路上,因此預計2011年二季度紐約油價將會破百。而Natixis公司、Prestige經濟公司等機構,同樣贊同2011年油價升至100美元/桶上方的觀點。
而對于近期原油期貨價格的下跌,業內人士更愿意將之解釋為短期的調整。
匯豐首席商品策略師斯蒂爾日前對媒體表示,金屬等大宗商品周二大跌,主要受到獲利回吐拖累,大宗商品短期仍會承壓,但調整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
三星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茲輝也對記者表示:“近期回調是前期恐慌性需求的釋放,同時和美元走高有一定關聯,但是長線依然看多大宗商品。歐債危機緩和后美元可能再度走軟,這將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此外,對沖基金押注油價上漲,成為中長期看漲原油的另一個有力理由。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28日,對沖基金和其他一些大型投機商在原油市場的凈多頭寸增加4.6%,創下2006年6月以來最高紀錄。
值得關注的是國際能源署(IEA)已經對油價走高提出了警告。1月5日,該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油價已升至可能危及全球經濟復蘇的“危險區域”。他認為,油價正步入一個對全球經濟而言的危險區域,原油進口成本增加正對經濟復蘇構成威脅,這向原油消費國和產油國都發出了警告。
除原油外,在供需緊張的影響下,黃金同樣有可能繼續走強。匯豐銀行日前調高了對金價的預期,將2011年平均金價預期上調至每盎司1450美元,較之前預期的每盎司1425美元上調1.7%,同時將2012年平均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275美元上調至每盎司1300美元;并將長期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050美元上調至1150美元。
大宗商品價格普漲,通脹的預期也隨之提升。高盛的研究報告對新興市場經濟發展作出分析,認為新興市場經濟的通脹率2011年將高于2010年。
馬茲輝則分析說:“新興市場未來一段時間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將非常大,新興市場面臨兩難,升值本幣可以緩解輸入性通脹,但會削弱出口競爭力,反之,如果本幣匯率穩定,就會引起輸入性通脹。新興市場現在是走鋼絲,在兩難之中保持平衡。”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