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認為,成品油進口關稅的下調,對油企是一大利好,但對消費者影響并不大。雖然從稅率調整來看,下降的幅度較大,增加了有關油企的利潤空間。但降低進口關稅的利好能否通過油企傳遞到終端消費商品價格上,不僅要看油企是否讓利,還要看掌握定價權的國家發改委能否調價。
7月1日起,我國大幅下調了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進口關稅,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將以零關稅進口。在當前通脹預期不減的背景下,成品油進口關稅的降低究竟會給我國經濟和百姓生活帶來何種影響?當前國際油價下行至去年年底價位水平,那么我國成品油何時迎來下調價格的窗口?
消費者能否直接受益進
口關稅的調整,使得人們期待汽油價格能夠應聲下降,以節省自己的消費開支?;叵氪饲?,有關油企人士分析稱,我國汽油價格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中包含的稅較高,引起百姓的強烈關注。按照此邏輯,此次下調進口關稅,在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0%以上的背景下,人們期待成品油價格的下調順理成章。
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并沒有看到成品油價格的下降。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成品油進口關稅的下調,對油企是一大利好,但對消費者而言,影響并不大。雖然從稅率調整來看,下降的幅度還是較大的,增加了有關油企的利潤空間,此前喊著“煉油虧損”的油企,將獲益不小。但是降低進口關稅的利好能否通過油企傳遞到終端消費商品價格上,不僅要看油企是否讓利,還要看掌握定價權的國家發改委能否調價。按照當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我國成品油價格調整盯住的是國際原油價格,同時雖然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但是成品油的進口數量卻有限,關稅下調對降低成品油的總體成本影響不大,企業的逐利本性難以自愿讓利。因而市場對此舉能否使終端消費者受益并不看好。當然,市場對成品油價格有望下調的預期,主要考慮到整個5月份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疲軟。此次下調石油進口關稅與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下跌疊加在一起,引發了成品油降價窗口來臨的預期。消費者能否間接受益,還要期待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靴子”落地。
實際上,此次成品油下調進口關稅的目的在于鼓勵進口,增加我國成品油的供給,從而防范“電荒”引發“油荒”。當前部分地區出現的“油荒”,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為避免“電荒”后再出現“油荒”,有關部門紛紛出臺措施保障成品油市場的供應,財政部此次舉措也被業內人士看作是保證成品油供應的后續舉措之一。
能推動成品油市場化走多遠
當前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雖然進行了改革,縮短了調整的周期,進一步向市場化邁進,但是由于“漲快降慢、漲多降少”,因而備受人們詬病。如何推動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此次財政部決定成品油關稅的降低乃至部分產品零關稅被市場看作是“成品油改革的積極信號”,各方期待市場化的步伐不斷邁開。當然,關稅的調整與成品油市場化距離尚遙遠,但是這一舉措將增加進口,可對沖接軌帶來的油價上漲空間,有利于我國成品油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可以看作是改革推進的一小步。
此前,曾傳出國家發改委計劃將國內成品油的定價權下放的消息,引發了各方的爭議。下放定價權是實現成品油價市場化的一大趨勢,此舉雖然向市場化邁出了一大步,但是在當前我國成品油市場“三權鼎立”的壟斷格局下,兼具裁判員和運動員的三大油企如何來保證競爭的引入?壟斷格局下定價權的下放,反而更容易陷入價格操縱的局面。因而,市場人士呼吁打破壟斷是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在成品油的進口方面要進一步放開,引入競爭主體。
然而,我們也看到,壟斷的“破冰之旅”談何容易,涉及到體制性因素。破除能源領域的壟斷只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降低關稅以鼓勵進口,雖然有利于引進競爭主體,但是在“三大巨頭”占據市場江山的背景下,關稅降得再低,也難對國內市場形成沖擊。
成品油關稅的降低,對于推動成品油機制改革可以說影響有限,更多的具有象征意義。
能否促消費抑通脹關
稅的降低,無疑將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重要影響。這次降稅共涉及33個稅目商品,以能源、原材料為主,這是在今年初已對60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進口暫定關稅基礎上的又一次力度較大的降稅措施。
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將以零關稅進口。大幅下調能源和原材料進口關稅對促進對外貿易平衡、改善能源結構和降低國內企業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進口的增加,意味著國內消費的增長。如果關稅的調整影響傳導到下游產品,將促進終端居民消費的增長,尤其是成品油價格的下調,無疑將促進汽車消費意愿的上升。但是這一影響必須有一個前提,即保證傳導機制的通暢。
華寶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國旺認為,如果大宗商品進口關稅下降,將有利于降低PPI的漲幅,從而遏制PPI對CPI的傳導與推動作用。興業期貨上海營業部首席策略分析師汪海潮認為,大幅下調進口關稅可以抑制輸入型通脹,是個一舉多得的決策。
在當前導致物價上漲因素錯綜交織的背景下,單個因素的緩解難以在短期內導致通脹壓力的回落。成品油關稅的下調,對通脹的影響需從長遠來看。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