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7月13日下午宣稱,發生溢油事故的渤海綏中36-1油田將開始逐步恢復生產。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于當天下午14:00完成了綏中36-1油田附近海面油膜的清理工作。中海油內部人士透露,該油田溢油應急處置工作基本結束。
來自中海油管網的消息稱,今日下午14:15,綏中36-1油田中心平臺完成了火炬的油污清理工作并點火成功,油田開始逐步恢復生產。
不過,中海油并未透露具體的復產日期。中海油(0883.HK)投資者關系部總經理蔣永智表示,中海油近期會發布公告披露詳細信息。
中海油總公司新聞發言人劉小彪的手機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況。
綏中36-1油田油田是中海油最大的自營油田。它位于渤海遼東灣海域,距遼寧省綏中縣近岸46公里,油田所處水深為32米。
該油田于1987年6月正式發現,發現時油田面積為24平方公里,地下油藏深度1600米,油藏儲量2億噸。
記者了解到,綏中36-1油田的原油屬重質高粘原油,且天然氣含量少,油藏深度淺,地下能力不足。開發初期,鑒于該油田開發難度大,中海油決定先開發6.55平方公里的面積,做為試驗區首先開發。
綏中36-1油田試驗區開發工程設施分A和B兩個區域。A區設施包括兩座井口平臺;一座生活動力平臺;一套單點系泊系統和一艘浮式生產儲油裝置,系泊在單點上;
B區設有一座集生產和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A區平臺和單點之間,B平臺和A區平臺之間各鋪設三條油、氣、水海底管線,以輸送原油、天然氣和油田注水用海水。
1997年,綏中36-1油田的J區建成投產。綏中36-1油田的二期工程1999年完成32口生產井。2000年7月,綏中36-1油田二期工程D平臺30口完井作業順利完成。
此次溢油事件導致36-1油田被迫停產。有消息稱,此次停產的損失將超過前次發生溢油事故的蓬萊19-3油田。該油田產量占到天津分公司年產油量約40%-50%。
不過,中海油在此次聲明中并未披露停產導致的損失。根據此前中海油發布的數據顯示,中海油綏中36-1油田年產原油量超過200萬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