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1月10日,中國石油管道局承建的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4號線原油外輸管道工程投產運營滿3個月,安全輸送原油600萬桶。
至此,管道局在伊拉克油田建設市場創造了令甲方佩服的“中國速度”:83天完成管線主體焊接任務,焊接合格率高達98.8%,創出時間最短、質量最高和進度最快三個“之最”;135天完成所有施工任務,一次投產成功。
艾哈代布油田項目是伊拉克戰后第一個對外石油合作項目。艾哈代布油田項目輸油管道4號線工程,全長190公里,起于納西里耶1號線管道末站,終止于巴士拉省的TUBA站,途經伊拉克南部3個省區,共設置2座站場和6座截斷閥室。管道基本與伊拉克戰略管道并行,沿線荒地和沙漠居多,偶有灌木,少有村落,社會依托條件差。管道局負責工程的采辦、施工與調試運行等工作。艾哈代布項目作為伊拉克戰后第一個對外石油合作項目,沒有任何經驗可循,運作步履艱難。管道局項目部面臨人員動遷難、圖紙材料到位難、高溫作業難和安全管理難的考驗。
這項工程受到管道局高度重視,被視為打開伊拉克市場的金鑰匙,并鄭重承諾:建精品工程,鑄誠信品牌。
2011年3月6日,艾哈代布油田4號線原油外輸管道工程打火開焊以來,項目部建立健全QHSSE管理體系和OPF安保聯絡制度等,加強對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控制和監督;充分挖掘人員潛力,細化工程進度計劃,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理順施工流程,科學配置資源,層層分解工期任務。參建員工依托中國石油伊拉克分公司“三大一統一”(大后勤、大安保、大環境,統一組織領導和協調)體系平臺,以“中國速度”一路領跑。
建設中,項目部精心編制合同條款,針對每個單體項目特點,確定合理的施工計劃,合理規避風險;建立完善的屬地化員工薪酬制度,并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內涵的企業文化感染當地雇員,加大現場作業培訓力度,快速提高屬地化員工的作業技能,為當地居民提供近百個工作崗位;尊重當地的民風民俗及屬地化員工的生活習慣,3個營地都設立伊拉克員工食堂,兩國員工分灶就餐;結合項目建設實際需要,為當地村鎮修路架橋,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創造了令甲方驚嘆的“中國速度”,確保5月28日完成主體焊接,7月19日一次投產成功,8月10日正式對外輸送原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