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剛剛結束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扶貧辦再次被評為“全國扶貧開發先進集體”。
同時,在河南省濮范臺革命老區有這樣的聲音口耳相傳。
“中石油給俺們建了個中醫院,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臺前縣劉粗腿村70多歲的王大娘說。
“過去光靠種地,全家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如今到恒潤石化就業,全家從貧困線一步跨入了小康線。”張塘坊村村民聶春海感嘆道。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原副組長劉堅同志很有感觸地說:“貧困地區的群眾不僅把中石油人當做石油戰線的同志,更把他們當做黨和政府派來幫助他們的使者。中石油所做的好事、實事,都被看做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我認為,這是最高的褒獎和榮譽。”
多年來,中石油積極探索,成功打造了變“輸血”為“造血”的產業扶貧新模式,解決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關注民生,明確“輸血” 重點
范縣、臺前縣緊鄰黃河,既是革命老區,又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長期以來,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緩慢,廣大群眾的生活水平一直在貧困線下徘徊。2007年4月,國務院扶貧辦將兩縣確定為中石油定點幫扶縣。中石油積極響應,發出了鏗鏘有力的誓言:“我們一定肩負起央企的社會責任,履行好這項光榮使命。”
臺前縣是河南省唯一沒有中醫院的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中石油立即決定援建中醫院。2009年12月26日,臺前縣中醫院正式落成。這一天,臺前縣氣溫降到零下20攝氏度,但參加落成典禮的臺前人心里卻涌動著一股股暖流。
幾年來,中石油始終堅持把老區人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幫助臺前縣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節約資金50多萬元;免費為臺前縣設計了縣城綠化美化方案、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新館、恒潤石化企業發展整體規劃……據統計,2007年4月以來,中石油累計投入1300多萬元,分別在臺前縣和范縣實施了中醫院、學校、培訓中心和人畜安全飲水工程等一系列民生項目,使革命老區廣大干部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央企的溫暖。
產業扶貧,強化“造血”功能
“幫扶—脫貧—返貧—幫扶”是一個多年來的扶貧怪圈。定點幫扶臺前縣和范縣后,中石油下定決心,堅決打破這一怪圈,從創新幫扶模式入手,通過產業支撐、龍頭帶動、匯集要素、拉長鏈條,帶動群眾致富,拉動縣域經濟,扶貧模式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在臺前,龍頭企業恒潤石化在中石油的重點扶持下,一躍成為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和河南省“百高”企業。去年8月,中石油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企業爭相購買的碳四綜合新技術作為扶貧援助項目交由恒潤石化承接實施。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利稅8.8億元、稅收2.3億元,可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700個,間接拉動7000人就業。5年來,恒潤石化累計為臺前縣財政上繳稅收6300多萬元,成為全縣最大的“錢袋子”。如今圍繞恒潤石化,臺前縣初步形成了物流運輸、產品包裝、機械加工、餐飲住宿的產業鏈,直接和間接帶動當地3000多名農民就業,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在范縣,中石油以石化企業豐力能源為龍頭,扶持建設10萬噸丙烯及連產芳烴工程,一期工程總投資12億元,項目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75億元、利潤4.5億元以上,并可依托丙烯深加工,打造千億元產值的化工產業集群。
在重點扶持豐力能源、恒潤石化的同時,中石油還不斷拓寬產業扶貧平臺,進一步聯系了范縣、臺前縣的多家企業,均收到良好效果,使更多貧困地區群眾在央企扶貧中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飲水思源。我們把企業作為傳遞黨和政府溫暖、傳承央企社會責任和愛心的平臺,努力給當地群眾帶來更多就業、致富的機會,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讓產業扶貧發揮出最大的‘乘法效應’。”恒潤石化董事長尚擁軍說。
中石油產業扶貧在河南省的成功實踐,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關注。省委書記盧展工、省長郭庚茂來濮陽調研后,對中國石油集團產業扶貧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來濮陽調研的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曾這樣指出,中石油作為國有骨干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定從事定點扶貧工作,體現了央企為國分憂、關注民生的政治理念。要加大力度推廣中石油在定點扶貧工作方面的創新做法。
2011年9底,濮范臺開發式扶貧綜合實驗區作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重要內容,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今,濮陽市攜手中石油正在強力推進產業扶貧示范區建設,努力把示范區建設成為全國產業扶貧的典型示范區、中原經濟區重要的能源倉儲物流中心、濮陽市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極、濮范臺開發式扶貧綜合實驗區的重要支撐點,在實現中部崛起的偉大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