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中國區石油、石化及國防事業部總經理羅海波
近年來,隨著中化集團、中海油等國內大型企業獲準進入成品油批發和零售環節,國內石油石化企業之間已經形成從勘探開采到煉化,再到終端銷售的全面競爭態勢。一方面,旺盛的國內消費導致油價上漲強烈;另一方面,國內部分地區一度出現油荒現象,能源危機及油氣資源枯竭的論調一時甚囂塵上。
中國一直是一個貧油國家。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被預測可能有油的地方基本已經被勘探了超過兩遍,一些地方甚至被勘探了三遍以上,這也在客觀上促使著國內的石油石化企業進行更大規模的信息化改造,以提高經濟效益。
隨著能源儲備的逐步減少,石油行業產業鏈中的勘探、開發難度日益增大,信息化的成熟度已經成為影響行業增長幅度的首要因素。而應用信息化以后,開采、勘探的成功率都會增加,這對提高勘探效率,降低開發成本、生產成本都是有幫助的。
在近期舉行的第20屆世界石油大會上,中國石油[9.74 -0.51%]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周吉平直言石油石化行業都把科技創新作為優先發展戰略,搶占行業經濟技術制高點。不難發現,全球石油石化技術正在向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而信息化即是石油石化行業技術創新的一大抓手,信息化幾乎覆蓋了石油工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對石油企業提高勘探開發效率,加強數據采集、分析,提升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回顧過去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從獨立到集成的轉變,目前正向更加全面、更深層次的數字油田、智能油田邁進。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兼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長徐愈曾在《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發表觀點:“大慶油田于20世紀90年代在國內石油行業首次提出了數字油田的概念,研究表明,數字油田技術可使油田的平均采收率從現在的30%提高到50%。但數字油田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對其建設模式和內涵的研究也在不斷豐富。目前,與國際大石油公司相比,國內油田企業在數字油田建設上還有一定的差距,應該把其作為‘十二五’信息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周吉平也毫不避諱地承認,與國際先進水平或與國外主要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國總體上還存在著8~10年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石油行業的產業鏈長、關聯行業多,導致本來業務密切相關的各個部門在數據采集方面各自為政,這也客觀造成了目前我國石油石化行業信息化應用水平遇到發展瓶頸。賽迪世紀信息高級咨詢顧問王建峰表示:“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大型央企一般采用以點帶面的模式。但在推廣的過程中,更多的企業開始遇到數據標準化的問題。”近年來,石油石化行業的信息系統也正從分散的局部應用開始向跨部門、跨企業的全局性集成應用發展。
如何評價國內石油石化企業的信息化成熟度,王建峰對此持樂觀態度:“或許國內的石油公司信息化水平和國外頂尖企業相比還有些許差距,但因為進行信息化改造時間較早,他們在國內各大行業的信息化水平處于領先地位。”
而經過多年的鋪墊,我國石油工業的信息化建設已經開始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全面推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石油行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王建峰對記者表示:“大型企業在多年的累積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云計算的優勢就是能夠為整合這些數據提供更多的計算能力,對于他們來說,新一代技術的廣泛應用應該是趨勢。”顯而易見,石油石化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新一輪基礎設施升級需求極大地刺激了該行業企業對云計算的投資加速,而在此過程中,一大批IT廠商早已將最新的云計算技術不斷與石油石化行業融合。
面對2011年石油石化行業信息化投資規模達319億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石油石化行業信息化建設出現了哪些新特征?云計算對石油石化行業產生了哪些影響?云計算可在新時期為石油石化企業解決哪些現實難題?本刊記者孫宏超專訪了IBM中國區石油、石化及國防事業部總經理羅海波、IBM石油石化行業解決方案經理宋吉江。
CEI:有相關報告顯示,石油石化將是未來三年云計算的發展重點行業之一,IBM是如何布局云計算,幫助企業轉型的?
羅海波:國內石油石化企業轉型的內在需求是非常明顯的。從外部來說,企業希望有更大更廣闊的市場,有更快速的市場響應能力,有更強大的競爭力。而在內部,企業則需要加強管理,增強創新能力,提升財務能力等。所以IBM希望能夠提供給客戶的是從觀念到實踐,從技術到服務幾個方面的轉型幫助。
今年開始,IBM已經和國內的一些石油企業展開合作,共同完成了一些云計算方面的實踐活動。舉例來說,IBM在近兩年協助國內某油田進行了一次智能化轉型,就是由企業的內在轉型需求觸發的,油田企業的高層希望能夠讓油田成為下一代智慧油田,在這樣的出發點上,IBM和油田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建立目標,設計實施藍圖,并且實現共同目標。
CEI:據你的觀察看來,石油石化行業目前是否仍處于大量開發信息化系統、對計算資源極度渴求的階段?
羅海波:國內的石油公司在過去十年來在信息化應用中無一例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我認為石油石化行業還依然處于資源渴求的階段。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斷會有新技術出現。未來依然會有大量的應用系統被開發出來,而每一個應用系統的開發應用對計算資源的需求都是少不了的。
然而,由于石油行業的經營單位分布廣、企業規模大,導致本來業務密切相關的各個部門在數據采集、處理、應用方面各自為政,這也客觀造成了目前石油石化企業信息化提高應用水平的諸多困難。
CEI:從去年開始,“高性能計算云”進入行業視野,在這方面IBM如何布局?
宋吉江:目前高性能計算在石油石化領域主要用在地震數據處理上,一些高級算法的處理技術能夠發現地下更復雜的油氣地質構造。然而這些算法伴隨著龐大的計算量和存儲空間需求,意味著硬件購置與運營成本將會非常高昂,這成為某些算法無法得到廣泛應用的瓶頸。
“高性能計算云”現在已經受到油氣工業的廣泛重視。IBM希望通過云計算的方式幫助用戶提高集群應用的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為數據處理業務提供時間和空間上最大的靈活性。
CEI:石油石化行業客戶基本都是大型國企,在這些企業中,已有的軟硬件條件數量眾多、參差不齊,在此背景下,IBM具體是怎么操作的?
羅海波:IBM在和大型國有企業合作時都會關注國有資源的保值增值問題。同時也做好對客戶應用系統復雜性、多樣性的認識。IBM通過提供從業務咨詢、云計算架構設計、云計算部署的端到端服務,依靠分布于全球13個云計算中心的支持,幫助企業組織建立云基礎架構,提供實現云的服務和產品,管理云計算中心,協助企業實現商業創新與變革,并優化企業運營流程。
CEI:和其他行業不同,隨著油氣資源的逐漸減少,石油石化行業產業鏈中的勘探、開發難度日益增大,IBM的對策是?
羅海波:資源開發的前提是找到資源,而單從勘探的角度來看,中國是一個貧油國家,而且油的品質也比較差,所以國內石油公司在勘探這個領域投入很大,希望有所突破。
IBM希望不斷提供先進數據處理技術和服務,協助客戶實現業務目標。首先,IBM協助石油公司提高計算能力,給他們提供更高性能的計算機和存儲設備;其次,IBM協助客戶延伸他們的觸角,因為一些油田地點比較偏遠,現場計算能力的建立很困難,IBM為他們提供移動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偏遠現場的現場數據處理能力;另外,IBM還協助石油公司提升管理能力,如何應用數據、維護數據。
CEI:到今天,IBM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公司如何看待創新在企業發展中的意義?
羅海波:IBM從歷史上就是一個提倡創新的公司,在最開始IBM是一個賣商用機械(如打卡機)的公司,在上世紀四十年代,IBM開始做計算機,而上世紀八十年代初,IBM發明了PC,而在近20年,IBM已經成功轉型為一個服務公司。IBM每年有60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多年蟬聯全美專利第一,而歷史上有5名IBM員工獲得諾貝爾獎。總結來看,是創新在推動著IBM的發展,也是創新在推動著世界的進步。
在創新方面,IBM首先是倡導創新,其次是不斷地和客戶去共同實踐創新,同時還把一些創新的理念和經驗傳遞給客戶,協助他們提升創新能力。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